“对了,马师傅,做浆糊的时候,加一点明矾进去,不用太多,10g的样子就差不多了。”



向南一边将锅里已经煮好的纸浆盛起来,一边说道,“明矾就是我买回来的那个白色的,碎玻璃一样的东西。”



马师傅一脸好奇,试探着问道:“加这个明矾,有什么作用吗?以前我们做浆糊,都不加的。”



“用法不一样。”



向南转头看了马师傅一眼,笑着解释道,“这个浆糊是用来修复古字帖用的,添加明矾的作用,就是为了防腐、防虫,对古字帖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哦,我明白了,明白了!”



马师傅听得连连点头,同时也是心里暗自感慨,虽然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只能算是古书画修复行业里的小常识,但换一个专家来,就算你问了他也不一定会回答你。



这就是区别!



还是向专家没架子,跟他一起做事,舒坦!



向南自然是不知道,自己随口回答了这么一个小问题,竟能让马师傅对自己产生了更强的认同感。



此刻,他已经装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纸浆糊糊,又回到了楼上,开始修复古字帖的画芯。



搬了一把椅子做好,向南取来一只狼毫毛笔,轻轻地蘸了一点纸浆糊,然后小心翼翼地点在画芯的破洞之处。



《赐岳飞批剳卷》这幅古字帖的破洞并不多,尽管向南做得很小心,很细致,半个多小时后,画芯上所有的破洞也都全部填补完毕了。



随后,向南又用镊子小心地将揭命纸之时,带起来的纸张纤维处理干净,重新再覆上命纸和覆背纸。



此时,马师傅已经做好了浆糊,装了满满一大盆端了上来。



而向南也准备开始撤水了。



所谓撤水,通常指的是在装裱书画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画心墨色晕染,托背用的浆糊并不直接刷在画的背面,而是另刷在一张未用过的单宣上,再将这张单宣附在书画背面达到托背的目的。



不过,刷上浆糊的单宣可能会水分过多,因此,需要用另外一张宣纸附在其未刷浆糊的一面,把多余的水分吸出来,这就是撤水。



撤水看似简单,实际很考验书画装裱修复师的功底。



大部分书画装裱修复师在撤水时,通常会将刷上浆糊的宣纸轻轻提起,把干净未用的宣纸一点点地附在刷浆糊宣纸的背后。



而向南的做法与他们不同,只见他将刷了浆糊的宣纸提起后,用另外一张宣纸和其边缘对齐,迅速向外甩出,一眨眼的工夫,两张宣纸就完全而精准地粘在了一起。



马师傅站在一旁,看得是目瞪口呆。



向南之前那一甩的风情,实在是太帅了有木有!



托裱完成之后,剩下的步骤就简单多了。



由于《赐岳飞批剳卷》这幅古字画破损之处,并没有伤及字帖上的字和钤印,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全色就可以了,接笔这一项都已经可以省略掉了。



然而,当向南完成画芯托裱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时,整幅字帖的画芯部分完整无缺,丝毫看不出有修补过的痕迹。



这大概就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的神奇效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