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通常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



如果遇到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薛钊博轻轻捏起一张书页,细细地观察着。



过了半晌,他扭头看了看儿子,见他也已经拆完了一册古籍,心中有些满意。



这小子,做起事来还是很认真的,可惜的是,沉不下心。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扔到一边,薛钊博开口吩咐道:“去,拿些皮纸来!”



薛铁也不多问,站起身来,从隔壁房间里拿来了一叠包装整齐的皮纸。



“说说看,配纸为什么要选择皮纸?”



薛钊博一边接过皮纸,一边问道。



薛铁显然没想到老爹会考他,怔了一怔,讪笑道:“皮纸更结实?”



“哼!”



薛钊博怒哼一声,最终还是压下了火气,解释道,“皮纸并不是补纸,而是用来托裱书页的。



这套《古诗源》古籍,书口和地脚已严重絮化,破损不堪,再者,它本身的纸质也较差,因此必须用皮纸托裱。



而且,它的地脚全部絮化没有了,还须每页用补纸平补。懂了吗?”



“哦,懂了。”



薛铁乖乖点头,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薛钊博瞧见儿子这副模样,也知他并没有听进去,只能暗自叹息。



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走。



薛钊博没再说什么,按部就班地托裱、补地脚和书口。



等做完这一系列程序后,接下来就是修补书页上的虫洞了。



一直在看着这一切的向南,此刻也是精神一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终于要出现了!



只见薛钊博先是来到一旁的一个大锅旁,先将一直燃烧着的火炉打开,然后往锅里倒入小半锅的清水。



等清水烧开后,薛钊博又从靠墙的一个柜子的抽屉里,取出了一些细长的豆荚状物,放入水中。



这是什么?



向南连忙回放了一下,再将画面放大,顿时恍然大悟,这是晒干了的皂角!



他小时候在乡下见过的,村子里的姐姐阿姨们,一到夏天时,头发不仅油腻腻的,头皮还很痒。



于是,他们便会摘一些树上的皂角,用来煮水洗头发,比如今的洗发水都要好用得多。



以前向南年纪小不懂,如今却是知道,皂角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皂角碱,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不仅可以祛油腻,还能清除头皮屑。



薛钊博,这是在煮碱性溶液?



向南心中好奇,继续看了下去。



在那间修复室里,薛钊博放完皂角以后,并没有停手,而是又从不同的抽屉里,拿出了桂皮、花椒、蜂蜜、明矾和白芨等诸多材料,一并扔进了锅中。



最后,他将挑选好的补纸撕碎,也扔入了锅里。



这些东西,向南倒是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