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满银和刘向阳作陪,谢守政差不多用三天时间,将罐子村周围的沟沟茆峁转了个遍,同时绘制出一副简易的地形图。



这人平时闲聊谨小慎微,说起专业工作倒像换了个人,显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尤其在王满银提到李仪祉后,谢守政言语中更充满了崇拜之情。直言其设计的“关中八惠渠”惠及数百万生民,功德无量。



刘向阳第一次听说此人,知道了他的事迹后,同样赞叹不已。



后世很少有外省人知道李仪祉,更不知道他在三秦大地人民心中的地位。



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被人立庙祭祀的“神”。即使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其香火亦从未中断。



也是从谢工口中,王满银才深刻明白,要想在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上成功修建一座坝体,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从选址到施工材料都有讲究,中间牵扯到大量的绘图和计算。比如年来泥沙量、年最大降雨量、反滤层、溢洪道……



如果设计存在问题,一场暴雨可能就让无数人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功夫全部白费。



这些年,黄土高原一直在大力推广淤地坝。很多村子都是自行修建,坝体设计严重太合理。基本属于“建了冲,冲了毁,毁了再建”。



谢守政他们曾经做过调查,仅仅过去三年时间当中,因为夏季暴雨,原西县共损坏坝库三千多座。



其中坝体大部溃决,坝地泥沙大部被冲走的有一千多座,占了34%,剩余则是部分坝体溃决,还有溢洪道损毁的。



期间,王满银把挖个水塘蓄水养鱼的想法透露了一下。



谢守政倒没觉得奇怪,淤地坝本身就有蓄水养鱼的功效,只要到时候设计泄洪通道时略作改变即可。



等设计方案出炉,他们立刻上报到王连顺那里。



王连顺也没耽搁,照例招来二队几个能人,晚上开小会研究。



王满银和刘向阳自然在其中。



只是没有想到,连赵建海和王满囤也来了。



由此可见,村里同样对这件事情很重视。



接下来,谢守政把图纸挂在窑壁上,开始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图。



他所设计的淤地坝具体位置在村边的东山峁。那片区域地理环境较好,有条长崖沟呈葫芦口状,而且坡度比较平缓,紧邻东拉河。



在沟口筑一条坝体,土石量应该不会很大。



当然相应还设计了两条溢洪口和放水闸。



如果遭遇突发暴雨,只要及时打开放水闸泄洪,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坝体的安全。



工程顺利完工后,一年内大概能够增加十亩地,后期面积还会增加。



听到只增加十亩地,赵建海很失望,立刻开口打断:“谢工,我感觉你这个设计方案太保守了!十亩地,和没增加有什么区别?”



“已经不少了,淤地坝是个长期过程,应该以小型为主、小多成群、大中小结合。如果想增加川地面积,后期还可以在支流上继续建造第二道、第三道坝体,形成阶梯落差。”



“还是太慢了!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行不行,”说着,赵建海起身站到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区农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区农夫并收藏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