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术与秦王政一道乘坐轺车,秦王政朝着赵术,道:“儒家修书是一把好手,只怕是会暗中夹带私货!”



“对于此,你有何想法?”



闻言,赵术笑了笑,朝着秦王政,道:“等周史修订结束,朝廷会组织庞大的修订人员,对于其进行审核!”



“一切不符合朝廷稳定的都当删除,就算是存在,也只能存在秦宫之中的藏书室,而不是布于天下!”



“只是王上,长公子执掌文化司,确实可以做出一些成绩,但是,长公子毕竟是王上的长子,也是王上寄予厚望的继承者。”



赵术话锋一转,朝着秦王政,道:“他需要掌握的不是儒家,也不是修书!”



“大秦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继承王上伟业的储君,而不是一个在文化之上登峰造极的儒家圣人。”



“就算是要成为圣人,也只能成为我大秦的圣人!”



“末将以为,等时机成熟,王上还是将公子调离文化司,让其参与朝政,为其配备强大的夫子。”



“比如长史,比如上将军,比如治粟内史,甚至于黑冰台的执掌着顿弱,行人署的姚贾等人。”wǎpkānshμ5



“至少也要让长公子知晓,大秦朝廷如何运转,让他知晓,正大光明,也知晓阴暗面!”



“王上,末将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嗯,你说,寡人不是一个因言获罪的王!”秦王政深深看了一眼赵术,眼底深处复杂无比。



他大概上,已经清楚,赵术要说什么。



在心中纠结了片刻,赵术朝着秦王政,道:“王上,这个天下,没有长生久视之辈,但凡是人,就会有寿命将尽的那一天。”



“献公将逝,为大秦培养了孝公,孝公病故,为大秦培养了惠文王,惠文王一生纵横,为大秦培养了武王与昭襄王。”



“昭襄王培养了孝文王,孝文王培养了庄襄王,而庄襄王培养了王上。”



“可以说,历代先王,生前功绩有高有低,高者,一如惠文王,昭襄王,孝公,低者,一如孝文王”



“但是他们,都为大秦培养出来了合格的继承者,这才是大秦,之所以东出的根本原因。”



“到了王上手中,奋六世之余烈,才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与底蕴。”



“但是,不是末将小觑王上的诸位公子,不管是长公子扶苏,还是十八公子胡亥,亦或者其他的公子,别说和王上相比,昭襄王,惠文王,孝公相比,他们连孝文王都远远不及。”



“王上,末将深以为,大秦缺少一位储君,一位合格的继承者!”



“一旦王上故去,诺大的大秦,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秦,六国遗族残存,诸子百家依在,这不是一般的君王可以掌控的局面。”



“故而,末将以为,王上应当将培养后继之君的事情提升日程,大秦是否万世流传,不光是靠王上,更是靠下一任秦王!”



“而且,以末将的看法,下一任秦王的作用,远在王上之上!”



“六国遗族残存,诸子百家依在,一旦下一任秦王不强势,不英明神武,稍有不慎,便是一场大乱”(2/2)

章节目录

大秦摄政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姓天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姓天幽并收藏大秦摄政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