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还像模像样的做出了趋势图,很清晰的说明了现在汴梁辩经的混乱局面。



“诸位相公如何看如今汴梁之乱象?”



把统计结论丢出来,赵曦一点没客气,直接定义为乱象了。



没有责怪政事堂的意思,话里话外就是点一点,让他们自惭对事件的敏锐性。



“官家,此乃国朝文华盛典,何谈乱象?汴梁处处辩经,正是彰显了我大宋尊文之根本,不可以乱象言之!”



果然,在司马光的眼里,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全民学经典,这是何等的昌盛啊?



“先看看这个调查结果吧。”



跟一个小时候会砸缸,长大了只会爬缸的人较劲,是自己找不自在。



“疥廯之疾,不理也罢!”



又是疥廯之疾,这话听着就熟悉。当初王则乱事,就是疥廯之疾,西夏捉生军,北辽打草骨都是疥廯之疾,真不知道在韩稚圭眼里,什么才不是疥廯。



他应该不知道,疥廯之疾是最难治愈的。



“铜钱大的疥廯,那是疥廯之疾,若全身上下全部是疥廯,就不是疥廯之疾了,会被人看成妖人!”



赵曦不算是嘲讽,就是想说明一下事态。



“我不否认这是好事,最起码起初是好现象,说明国朝尊文,也能体现昌盛的文华。”



“可任其这般发展呢?那还是文华吗?说说场所,瓦台戏说?先圣若知道自己的典籍被当作戏文唱词,他是该开心还是愤怒?”



“说说辩经的人,起初辩经的还是学子,多少有些名头。再看看现今,五十岁的童生,以撰写乡野白文为生,这时候倒翻身了,成了汴梁有名望的辩经人,似乎还嘲笑朝廷没录用他是朝廷的损失!”



“再看看那些参与者,原本还以士子为主,现在是什么?商贾?我不是看不起商贾,但商贾一旦配上斯文,真让我有些莫名其妙。对了,还有农妇,有赤脚,有花腿闲汉。什么时候经史子集这般亲民了?”



“我不是要辩驳有教无类,可真让辩经如此下去,这不仅仅会让朝廷的庭辩失色,这样的事实甚至是在践踏斯文!侮辱经典!”



赵曦说的慷慨激昂,就是自己心里不踏实。他很少用这种高帽子砸人,还是借圣贤的经典砸文臣,忒有些不厚道了。



没办法,得为自己接下来的做法铺垫,诈一诈这些文人是必须的。



“官家……”



“陛下……这如何是好?”



国朝对这种事,还真没有叫停的先例,也没有理由。圣人还说有教无类呢,你总不能限制人家花腿闲汉有一颗崇文的心吧。



“官家,可由开封府出面叫停!”



有辱斯文,践踏经典,这真不是小事,还真把人唬住了。



“堵不如疏,这毕竟是子民崇文之举,合理引导为善。”



“既然朝廷要举办庭辩,有在整个国朝形成了这么大的盛势,朝廷可以充分借用这种声势,将这次庭辩组织的更合理,更圆满,甚至将经史子集真正的推向民间,实现真实、合理、有序的有教无类。”



“既然庭辩的日期延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