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怕,就怕等死的感觉。



这时候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见着馆伴使,段思反倒放开了。



好像他所有的不安,都来自宋国没有跟他谈公事这应该是最真实,也是潜意识的认知。



一个君王,那怕是逃亡中,也不觉得自己一点用处没有。



哎呦,看来还不够呀!跟我耍君王的排场?你还不够资格。



“段王有所不知,汴梁之市井,并不能代表我大宋之精华。今日惠卿诚邀段王一行,浏览我大宋漕运,观摩我大宋工坊城”



既然不着急,那我也不急,再溜达溜达呗。



吕惠卿不敢肯定可以申请到进入工坊城的批复,他还是想试一试。就是他也没机会全面了解工坊城。



“此乃工坊城羊纺坊如今羊纺品已经是北辽西夏,乃至国朝过冬之必备”



“此处乃是工坊城调度中心,通过轨道马车,朝廷可以在三日内,到达国朝所有边州”



“此为铸币坊,国朝币种,开天下之先,更是率诸国之行”



“此乃工坊城食品区,蛋糕、奶糖、饼干之类,皆出于此”



吕惠卿在尽情的显摆,段思廉再一次被震撼



这样的扯淡日子,由过了几天。



“政事堂相公与吕惠卿留对”



若不是前线出现了状况,赵曦不介意吕惠卿这样把段氏王室溜下去。



现在,恐怕不得不进入实质阶段了。



朝臣对这样的留对情况,并没有多少疑问。



毕竟现在大理段氏王室在汴梁,而吕惠卿又是馆伴使,至于相公们,那就更应该了。



“官家,可是前线奏报之事?”



奏报在朝堂也有,战况如何政事堂也清楚,富弼认为还到不了需要进一步的程度。



“确实,目前大军推进缓慢,结合战报,我认为到了段氏起作用的时候了。”



“官家,虽然大军推进缓慢,这也是应有之情况。毕竟对于南征军而言,是在大理境内作战,对于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不足。稳扎稳打,前线并无差错。”



韩琦也清楚前线奏报,虽然推进缓慢,但伤亡并没有增加。在他看来,这是前线在侦查,拟订下一步全面推进的方案。



朝廷不应该去催促干预。



“如果仅仅是侦查并酝酿下一步行动计划,我不会如此这般。从奏报看,没有战损,却消耗增大。”



“不管是弹,还是车轮炮弹,以及火nn都消耗增多。我分析,是大军被小部分部落骚扰了。”



“由于达不到作战规模,或者说歼敌数量不明,前线并未奏报。”



这时代的人不会懂,可赵曦不会不懂。汪洋的人民战争,是对异地作战军伍最致命的。



很显然,大军之所以推进缓慢,而且消耗增多,是被大理那些山里人骚扰了。



富弼等人,拿起案桌上的奏报,把官家圈定的内容仔细看了,又对照进入大理后的所有奏报



的确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