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真的容忍国朝浪费钱粮去为段氏复国?



馆伴使……伴什么?游山玩水吗?现在的大理王室有什么馆伴的必要?



心思归心思,吕惠卿还不至于拿桥,他不是王介甫,没有多高的名望,可以拒绝朝廷的任命。



从心底里,他是真烦在国子监混日子了。



不管怎样说,这也是介入朝堂事宜的差遣。



“吉甫,馆伴大理责任重大……”



吕惠卿很不耐这说辞,什么责任重大?当自己官场小白了。



那个馆伴不是责任重大?还有比馆伴大理更不重大消息吗?



“遵富相公嘱咐。”



不过好像没听说馆伴使行使职责之前,还会被政事堂单独召见的陈例。



“彦国,我看这吕吉甫倒是有些不耐呀,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换一人试试?”



韩琦纯粹是揶揄吕惠卿。



之所以选定吕惠卿,是因为朝堂方正之臣居多,厚黑玩的有道行的还真不多。



这也是司马君实提议的。



“回韩相,惠卿无不耐,诚然接受朝廷差遣。”



几乎相当于三堂会审了,政事堂相公全在。



这场面让吕惠卿真觉得有点责任重大了。脸色的不爽快,很快消失了,转而成为一种期盼。



很细微的变化,连他自己都感觉不到,也说不清。



“朝廷朝议集议保密法令你可熟悉?”



“回富相,惠卿熟悉。”



这时候的吕惠卿已经是欣喜了。



当说到保密法令,吕惠卿已经肯定,绝对是事关重大了。



“此五条原则你熟记,馆伴大理王室,一切为此五条为核心宗旨。至于如何行事,朝廷不做要求,也没有指令。你可以便宜行事。”



“同时,若因你的行为导致朝廷五条原则不能顺利推行,绝不是贬黜可承担起罪责的。”



吕惠卿已经听不到执宰们的声音了,这时候他只有这片纸上的内容……



现在已经不是欣喜了,而是惊喜。



他可以确定,这五条原则,绝不会是政事堂拟订的,这绝对是官家的旨意。



还有什么比这样处理大理更合情合理了。



站在道义的高度,避开了蛮夷的抗拒,实行了国朝的制度,未来大理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国朝的军州。



段氏还是那个大理王,偏偏又不是原来的大理王。那怕这个王位可以永久继承,但实际上还不如国朝的府尊。



这差遣简直就是为他吕惠卿量身而定的,他可以肯定,就现在的朝堂,没有谁能比他更适合这个差遣。



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吕惠卿稳了稳心境,拿出火折子,轻轻的吹了一口,就那样当着诸位相公的面,把那片纸点燃了……



“惠卿定不负朝廷委任!”



……



宋国的接待,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