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西路太平寨,安南军并无异动,陈兵在一万左右。广南西路新军五百,禁军两万已经向太平寨方向集结。这是广南西路自主行为。”



李宪负责皇城司探事,这些天很忙,派往广南西路和大理的探知很多,并且利用轨道,建立了快捷的传递途径。



“特磨道呢?”



“特磨道?”



唉!还是没成长呀。李宪的茫然,让赵曦很是不放心。



大局观,是情报收集方面基本素养。



收集情报,是绝对不能被敌方行动干扰的。



“特磨道暂时没有奏报。”



李宪很不肯定,只能用这种方式回话了。



“太平寨既然广南西路介入,你着人重点放在特磨道吧,以安南的高邦一带为重点。”



国朝新币,现在已经是周边所有邻国的流通货币。



这时代的人不了解通用货币的作用,赵曦是清楚的。



新币工艺的保密程度,确保了国朝币种的独一无二,可经过这么多年,赵曦不相信没人想过仿制新币。



而特磨道锰矿,肯定会被人关注的。



粮食…~在安南以及那些小国,没有谁真的去在意,可钱币不一样。



赵曦绝不信安南会因为粮食的事,敢在国朝守孝时,大兵压境。不值当。



那怕是配合高氏谋反,安南也不会因为粮食冒犯国朝。



唯有锰矿才是安南的目标。



要说是入侵并占据锰矿,赵曦觉得安南也没那个胆。



赵曦认为,安南是想趁火打劫,混水摸鱼…~锰矿他们不认识,也没有,想趁这个机会,能进入广南境内,收拾些锰矿而已。



高氏谋反是真的借机,也是在试探国朝的底线。



如果高氏谋反成功,而国朝依然遵守三年不动兵事的陈例,那么,很有可能高氏会会同安南对特磨道来一次掠夺。



毕竟现在的赵曦,有一个至孝的名声。



这也是赵曦慢慢才把这些条理的,同时他也有了对整个事件的全盘考虑。



这也得感谢司马光,倘若司马光不拦一下,估计现在已经出兵了,甚至把高氏的叛军歼灭了,连安南也一并收拾了。



痛快是痛快了,却无法达到现在自己的谋划。



奏折越来越多了,已经有零星的对自己按兵不动的指责了。



赵曦也有点着急了,替高氏着急……这么多年的预谋,不至于五个月了还拿不下大理吧?



“官家,高氏已经攻占了?咩城,大理王室放弃抵抗,在亲兵的守护下,逃出?咩城,仗着火枪和火药弹的威力,向矿城方向逃窜。”



终于来了,这情况赵曦等很久了。



“密令皇城司探知,沿路帮助大理王室进入矿城。着令矿城守卫兵,进入战备状态。”



“遣两千工坊城守卫,携五千人两个基数的火药弹,赶往东川矿城。”



“务必在朝廷队伍进入大理以前,确保矿城不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