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赵曦还想着把那些弹劾司马光的奏折,一股脑的全丢给政事堂来着。最终还是没耍小孩子气,全部留中不发了。



似乎是在维护司马光,对臣工对司马光的弹劾不予理会。



这样好,显得相当大度,那怕是自己新即位,第一次大事被司马光怼了,一样不跟他计较。



本来嘛,台谏的作用就是指点帝王得失,自己要是因为人家怼几句就计较了,显得多没有气量。



真的是维护吗?



又是一次早朝,富弼刚刚把赞歌唱完……



“陛下,臣有奏……”



这个人赵曦认识,早年就有些印象,还是因为千古大奸臣记住的,叫蔡确。



并且韩绛专门跟赵曦提过这人,说是挺有才干。



现在差遣是监察御史……



“臣参奏司马谏议。谏议之责乃检点帝王得失,而司马君实借谏议之权,置国朝大利而不顾,哗众取宠,以圣贤为借口,妄议陛下未行之事。此乃失职……”



这一点,加上赵曦年少时对他的印象,赵曦就明白,这个蔡确是个很会把握机会的人,并且很善于揣摩人心。



可惜,把他赵曦想的太狭隘了。



赵曦是想为难一下司马光,却不认为司马光不称职,反倒是觉得司马光很适合谏议这个职位。



赵曦想做的,并不是要让司马光腾地方,只是想让他有点麻烦,在对待大理和安南的这件事上别捣乱。让他能把自己的谋划完成。



“其二,司马君实不明财货之道,不晓黎民疾苦,盲目阻挡朝廷干预矿城之危,导致市面粮价上扬,新币飙长之迹象。”



“其三,矿城是商贾之城还是国朝之城,都无法改变矿城是国朝子民之本质。司马君实之言,弃矿城而不顾,便是弃国朝于不顾,更是不顾十万子民性命之论。”



“臣以为,朝廷应贬黜司马君实,以正朝堂诸臣工职权,以保全矿城安危,以解救十万子民性命……”



这蔡确……赵曦不是以小人之心揣度臣工,他不相信蔡确这种性子是个全心全意为国朝考虑的臣子。



至于矿城的份子,好像没听说有蔡家,即便有也肯定到不了让蔡确冲锋的程度。



赵曦把弹劾司马光的奏折留中不发,在这样的情形下,蔡确仍然当枪头,还是迫不及待的。这就有点意思了。



吕公弼好像要出列……这个不行。



谁都知道吕公著是潜邸旧臣,是他赵曦的亲信。如果吕公著这时候出列弹劾司马光,跟赵曦留中不发那些弹劾奏折就相互矛盾了。



赵曦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官家……”



王中正近前,好像是要问询赵曦的身体。



赵曦摆了摆手,眼睛却看向吕公弼,微微的摇了摇头。



司马光已经这样了,没必要落井下石。再说了,赵曦是真没有让司马光腾地方的意思。有这样一个什么话都敢说的臣子找自己麻烦,对他来说确实是好事。



这一次,赵曦是不会听的,因为这次出事是大理……



“陛下,臣有奏……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