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说太子殿下讲明了五点,不如说是陈述了五个步骤。



在如今的形势下不得不说太子殿下所说的是最合适的做法。



停止裁撤,能迅速消除如今臣工和汴梁禁军的敌对情绪。



而随即而来的工坊城选兵,可以直接从禁军内部瓦解禁军的凝聚力。



而转民籍的方式方法,由让汴梁禁军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些所有的措施,全部撇开械斗的两营,已经表明了朝廷的态度……对械斗者不妥协。



然后让械斗的军卒戎边,无法说清是否算是处罚。



接下来才是重点……更戎,护卫营军卒分散军中,重组护卫营,然后将禁军铺面收归公产……每一点,太子殿下都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线上。



富弼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殿下的预料之中,也就是说,文彦博是在替殿下铺路背锅。



富弼看了看文彦博……一脸的沮丧。



时隔多年,一次不相干的交锋,文彦博再一次落了下风。



文彦博还不能说什么,太子殿下这是在为他收拾烂摊子。



这一番操作下去,代训亲卫的事做成了,很大一部分臣工不会继续揪着不放。



护卫营军卒入军伍了,近两千的校尉,可以想象再有几年或者十来年,整个国朝的禁军将焕然一新。



而这次裁撤的核心冲突……禁军营地铺面的收益,直接收到了枢密院。



近百年的演变,这些铺面在大家族里已经不足一提,真正在意这些收益的是汴梁禁军将领,而这些将领无一例外的戎边了。



西军回朝后,原本利益纠葛最深的铺面,已经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只要按照太子殿下这种步骤推行下去,那一方面都考虑到了,惩戒奖赏,条理分明!



政事堂的都看的很清楚,却不得不就这样接受了,没得选。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事堂从这个泥潭里脱身,才能让文彦博不至于掉层皮。



虽然主导的是文彦博,可事情属于政事堂统一意见后推行的,文彦博因此事出外…~都还真做不出来。



……



“陈焕,护卫营重新选兵,不能也不会让整个护卫营全部入军伍,我的意思是你留下来吧,不必入军伍了,就在护卫营,做下一任的护卫营指挥使。”



陈焕违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赵曦需要照看他。



违命,作为护卫营军卒的身份,就是政事堂也毫无办法,因为是太子亲军,处置权在他赵曦。



可一旦入军伍了,处置权自动到了枢密院。



赵曦不认为文彦博会不计较这事。



因为陈焕的违命,让文彦博陷入麻烦中,并且不得不接受一系列并不太符合政事堂意图的措施。



这所有的一切,最终恐怕都会栽在陈焕的头上。



“敬从殿下安排。”



陈焕眼里的失落是很明显的。



他不是什么世家子,也没有多深的跟脚,他当初参加护卫营选兵,就是想博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