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驿是不用去了,朝廷已经不认同北辽使团了。可都亭西驿还得去。



高宜作为馆伴使,职责范围的事,他还得做。



相公们说了,自己还得履行职责。至于歉意,高宜没有,垂拱殿没被呵斥,他好像明白该怎样对待西夏使臣了。



高宜姓高,攀一攀也能攀到太子妃一族,只是早出五服了。



这些年自己走窜的勤快,自己又是进士出身,高家倒也算是认了这门亲。



对于去都亭西驿接见西夏使臣,他心里不踏实。



那都是些蛮夷,朝廷这次又不准备妥协,真要是一两句不合口,在都亭西驿,自己被那些蛮夷伤着了,乃至砍杀了,就不划算了。



馆伴使是有武卒陪伴的,可对国朝禁军这些军卒,他是真不放心。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高敬贤。一族的,算起来自己算是高敬贤的兄长,也曾有几次饮宴。



若是能从护卫营借几个军卒就好了护卫营军卒的实力,在整个国朝,那是声名鹊起众所周知的厉害。



“兄长,非敬贤不应此事。护卫营一军卒调动,相当于国朝一都禁军的调动。而护卫营出兵,唯有太子殿下手令”



高敬贤还真有意是都亭西驿转转。马上就要动真格的了,提前了解一下西夏武士的能耐,还是有意义的。



只是这不是禁军,是护卫营。禁军里,那怕你就是借走一都的军卒,也没人说三道四。



而护卫营,若胆敢私用一人,那也是重罪,很有可能被踢出护卫营,剥去所有职衔



“兄长,稍等。今日殿下在护卫营,待吾问过之后,再给兄长回复。”



高敬贤总觉得这是一个了解西夏武士的好机会其实只是他不了解,他没在西军服役过。



对于许多护卫营军卒而言,对西夏武士很了解。



“你是说那个馆伴使高宜,是族兄想从护卫营借兵护卫他去都亭西驿”



赵曦好像没听滔娘说过这人,高家居然还有进士出身的文臣



“算是族兄,近些年才上门相认的。”



这就对了,原来是攀亲的。赵曦理解,不说有滔娘,就说高家原来的门槛,有人攀亲也正常。



只是这借兵



“高指挥使,护卫营纪律难不成你忘记了还是说我吕公著执行不严”



在护卫营,教导的职责是管条例和条令的,只是这么多年过来了,护卫营已经把条令条例浸入骨髓,根本就没有什么违反条例的。



私自调动护卫营军卒,别说他高敬贤,就是太子妃亲爹,亲国舅来了,吕公著也敢依照护卫营条例处置。



高敬贤有这想法,就是条令条例他没当回事



“等等诲叔,相公们认为,高宜所言百万军卒踏破贺兰山,在西夏而言就算是侮辱,可真如此”



高敬贤这应该没算违规,是请示。赵曦也不是偏袒,事实如此。



“殿下,据公著所知,自庆历年始,国朝对待辽夏使臣,未尝有言及兵事者。至于高宜所言,以及夏使吴宗如何转述,西夏王李谅诈又如何应对。公著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