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小事,很有可能影响国朝对轨道的认可,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萧条……”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而是涉及到上下游众多产业的。



在一次大范围降雪结束后,赵曦返回了汴梁,



下雪并不影响轨道的运行,这也是汴河运输无法相比的。



早些年,每到冬天,汴梁的粮价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很正常,毕竟漕运停了,百万臣民都靠着储备喂肚子,涨涨价也说的过去。



但现在,汴梁的粮价还是二十文上下……



粮商还是那些粮商,利润应该也不会减少多少……因为轨道的原因,汴河的航运,不得不降低了资费,同时履行契约,同样有了赔付。



问题反逼,有时候比直接介入效果好。



漕运,赵曦曾想直管的,现在不得不按照赵曦的运输规则来。



“殿下,发往京兆府、河东路、河北道的货品,因为降雪原因,国道通行困难。是否可暂时利用那些轨道?”



薛向不懂轨道,他以为工坊城不利用轨道运输,是因为这些轨道撇开了工坊城的原因。更新最快电脑端:https:///



可看到因降雪而堆放在库房的货品,他不得不斗胆建议。



工坊未停,南货北运未停,而工坊城每天的出货量却因降雪而大幅度下降……



早年遇到这天气,多数是歇工的,可现在有轨道,完全没必要如此。



“殿下,子正所言极是。发货乃工坊城之所急,各方轨道衔接虽存在疏漏,在不同路段完全可以利用轨道运送。”



吕公著也这样说。



只是苏颂和李诫有点便秘样……



想说,却不知道该不该说。他俩清楚,殿下并不是有芥蒂,是没想着去坑人。



要说国朝哪里的货品规模最大,唯有工坊城。



工坊城一旦利用这些轨道,势必会增加他们的负荷,同时还会带动一部分商贾……那些对太子殿下营生极度信任商贾跟风。



那样可不是给他们送钱,是坑他们。首发https://https://m.33xs.com



“尔等认为该利用轨道?”



“殿下,皆为国朝臣工,同为轨道运送,不应区别待之。容人之量,乃帝王之根本。”



好吧,这都上升到帝王根本了。



得!准了还不成?



“诲叔,之所以不利用那些轨道,并不是有什么恩怨之意,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尔等既然有此意,也罢,此事就这么办。把契约签订好,按规矩走……”



这真不是故意……



苏颂和李诫抽抽嘴脸,还是没说话。



没法说,吕公著的话,有点言重了,可偏偏在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