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索要更多权利和利益的借口,而并没有真正把天下与自家关联过。



这不是出身论,是事实如此。



也可能是那种乍富的心境,或者说养士百年给惯的。一旦做了士大夫,便热衷于权利和享受,以及为自家或者自己这个阶层和团体谋利益……



赵曦看的很明白,这也是他一直拉拢一部分,让其介入各种产业的原因。



“陛下,老臣附议富相之议!”



又来一个!为自己谋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门心思的为自己谋利。



希望能在为自己谋利的基础上,多少兼顾一些黎民和国朝的利益……有这点,就不算太下作。



“臣附议富相之议。只是,朝廷财力有限,如此势必又将恢复到寅吃卯粮的老路上……”



很费钱吗?或许吧!只不过脑子转不过来而已。



“陛下,诸位臣工。水泥为新物,至今并未纳入朝廷税入。如今修缮公廨和改造边墙,势必增加水泥一项税入。”



“朝廷在无水泥税入之前,度支持平。所以,曦建议:朝廷可以水泥未来之税入,支付和买水泥用于边墙的支出。”



“也就是说,朝廷只需支付修缮和改造公廨的费用,暂时对水泥免税,以未来水泥税入,来抵支修缮和改造边墙的费用。”



“如今朝廷有专员负责工坊城的税入,税入几许,耗费几许,何时抵平等等都不是问题。”



这……好吧。就这么过去了。



对于混蛋的朝臣而言,只要能将公廨,改造成如同工坊城那样的环境就行……至于修不修边墙,朝廷耗费什么的,不操心。



对于多少有忧国忧民的心思的人,这同样是改善边墙的好办法……不惹人,不增加支出,同时解决公廨和边墙,挺好。



赵曦是真没想赚钱的事,他只希望能将水泥推开……这不仅仅是公廨和边墙,更是整个建筑材料的大变革。



随即而来的,城墙、堤坝,甚至到民用建筑……



“另外,恳请朝廷再将禁军厢军转民一厢,以便在水泥制造、运输以及营造上有足够的人员。”



……



朝堂议定,在很快的时间传播开了,并不是在市井中传播,而是在朝堂的各级官员中传播。



任谁都清楚,这一次的廷议,会给水泥产业带来一次非常大的扩张……



问题是,轨道和水泥,该掺和哪个?都应该是赚钱的营生。



“端彦,停下汝折腾轨道的事,此事为父不同意。”



“爹爹,太子殿下的轨道运力已经体现了。如今国朝都在操持轨道的营生……”首发m.33xs.com



“尔等也知道轨道是太子殿下的?如今想抛开太子殿下……真当自己也是殿下了,也有殿下那份能耐了?一群蠢货!”



“莫再多言!明日起身前往汴梁,家里除留些日常用度,其余的都带到汴梁吧。”



“汝去接触那个赵琴,将为父书信带于殿下。韩家资财皆交于殿下支配,轨道也好,水泥也罢,如何支用由殿下做主!”



几次了,韩琦越发看不透太子殿下了,却知道笑到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