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军备,朝廷财政缓解后,配合着护卫营练兵,也逐渐推开了。



有一样,一直还没人关注过……水泥。



就是当初相公们看过,估计现在也抛脑后了。



如今,没其它事,自己又钱多烧的,朝廷再分配了这样一段路…~简直就是为推广水泥而天造地设的契机。



脑子里装的事太多,需要展开的事也太多,赵曦不得不顺序着来。



其实,自从解决了粮食,赵曦最想做的,是加大对辽夏的羊毛采购量,同时将安南的粮食转卖到辽夏,让这两地的百姓,有不会缺粮的感觉。



然后……然后就是安抚一边,压榨一边……这需要军备呀!



唉!触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一件事可以单独运作。



不过这样也好,等轨道有规模了,可以改善淄重转运,等练兵有成效了,有了可用之兵,等狄汉臣恢复了,有了可战之力……



等一切就绪了,也该着跟辽夏交交手了。



挺好,趁这段时间,再把白酒搞定……想必西北之民,应该相当喜欢烈酒吧?



果然,当汴梁城里的粮价跌到二十文一斗时,还是在东宫收购余粮刚刚结束就跌到了二十文。整个朝堂,都觉得亏欠着太子这边。



这不是纯粹的商贾行为,更像是太子殿下为国朝商贸背锅,拿自己的钱,维持市面的繁荣。



像是太子殿下这边,搭上人力物力,替这些粮商们卖粮,就为了这些商贾有闲钱去铺设轨道……



富弼疑惑,他可没认为殿下是个吃亏的主。为国朝商贸兴盛,他信,要说太子殿下这边赔钱干,他说什么都不信。



官家是这性子,殿下?还是算了吧,从懂事开始,就没见过殿下吃亏过。



在某一天,汴梁城西门以外,突然竖起了牌子,上面还有告示:前方施工,请绕行。



轨道已经是国朝众所周知的物事了,没想到朝廷都准备把轨道修到城里来了……



所以,没人惊讶,都等着看轨道马车呢。



高等级的公路,赵曦玩不了,更没有沥青什么的。



就现时的车辆承载量,赵曦觉得后世那种村村通等级的水泥路足够了。



不需要铺设多厚的水泥,有个三五公分足够了……



“殿下,水泥就这般糟蹋了?”



确实是糟蹋。对于水泥的功能,护卫营应该是都清楚了,就是方城山的那些原本是烂人的工匠也清楚,可国朝其他人不清楚。



修房架桥,扎营寨,筑边墙城墙……这才是水泥该用的地方。



“也不算糟蹋。修通了这条路,真正方便的是工坊城,也就是方便了咱们的人。”



“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了,即便是再大的雨雪天气,一样可以赶马车回城。”



“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让国朝所有人,都看到水泥!水泥本身就不是军备,它是民用物。”



“边城,城墙可用,同时自家修房建屋也可用。尔等可以想象,当整个国朝修建房屋都使用水泥了,那将是怎样的情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