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寺,那是国朝最大的地主,拥有汴梁最大的京师地盘,还经营着餐饮、住宿、商贸、租赁、信贷等等相关业务。



说白了,相国寺就是国朝最大的多元化发展的大集团公司!



搁后世,就是相国寺里的外院执事估计也可以上头版头条了。



在兑换新币时,赵曦已经注意上了,本来还想着,等闲下来,等没有了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时,他好琢磨琢磨这相国寺的产业。



没想到相国寺居然自杀了。



当初相国寺兑换新币,几乎把赵曦的备用都兑走了,那可是百万巨呀。



那时候,赵曦也曾想过,很希望相国寺能融了新币去镀金身。



没想到,相国寺还真给面子,挺配合。



就这么一下子全没了,算不算报应?



“殿下,新币有何说法?”



“子容,与诸位相公讲述一下。”



这是苏颂的专长。再说了,也该把自己护卫营的属官往前推推了,得让朝堂上看到他这些人马的能耐。



“殿下,诸位相公,在铸造新币时,殿下对国朝钱币做过深入研究。”



“对比铜器与钱币之差,了解到国朝缺钱的真实原因。是故,在铸造新币时,采用了锰、钢、铜以及白铅混合铸造法。”



“新币芯,是锰钢,而新币的表层是铜和白铅合金。铜铁同重,份量上很难区分。”



“此法铸币,能避免融币铸器之弊端。再有就是,新币的美观和储存非旧币能比。不论埋于地下,沉于水中,不专门融化,新币不朽不烂。”



从某种意义上,护卫营的教导就是东宫属官,这是整个朝堂公认的。



不管是吕公著、韩缜,还是苏颂和王陶,都是一时之才,这般年龄和经历,任一知州,或者朝廷六部侍郎,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只是大伙默认了东宫属官,潜邸旧臣的事实,即便有意,也没人去考虑动这几个人。



至于李诫……



“殿下护卫营人才济济啊!勿论四位教导,就是明仲……从西南矿城,到军器监里坊,城西工坊城,再到轨道……”



“不知殿下可否放明仲到工部任职?如此大才,主持工部亦或是将作监营造事宜,还是称职的。”



这弯转的!看来还是没喝高,早知道自己该带五十度以上的,这三四十度的酒,入口最舒爽,纯粮酒上劲不上头……



都是被酒熏陶出来的,虽然第一次喝蒸馏酒,就这么磨蹭着喝,恐怕真想灌醉,还得继续喝下去。



“明仲确实为大才。曦自不会阻拦其擢升……”



对于李诫,赵曦很看重,甚至高于吕公著等人,除了不能跟苏颂比。



可对于朝廷提拔李诫,赵曦虽心里有点不得劲,可还是喜闻乐见的。



就像薛向,自己很想放在手边用,可总得经过朝廷,不想护卫营的人用起来方便。



如今,国朝肯定会迎来一波轨道铺设的热潮,有李诫在,就等于拿住了……



等等……赵曦突然警觉了。更新最快电脑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