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很富,朝廷很穷。因为朝廷养富了士大夫,也养富了商贾,更是不限制土地兼并,让富者愈富,穷者更穷。



每逢灾年,颠沛流离的百姓,丢弃自己的耕田,到处找寻吃食,而地主们,配合着粮商,把粮食价格一路炒高,从而使那些贫寒的人,即便是有些积蓄,也为了有口吃食而返回赤贫。



而朝廷,这个大家的朝廷,却被地主和士大夫们掌控者,坐视不管,待那些原本自足的黎民,将耕田出卖后,便撺掇着朝廷,一次又一次的转民为军……



赵曦翻看过国朝自开国以来,所有的朝议诏令,也对照过国朝自开朝以来的编年记录。



很不幸,他看到的只有错误,而没有正确,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为私利而短视,置朝廷于不顾的嘴脸。



这又是一次大灾年,他都能想象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此时该是如何的欢喜……



甚至就是自己护卫营的这些骨干核心,估计家里也准备着分享这又一次的饕餮盛宴。



没办法,他不能也做不到一个人面对整个朝堂,面对整个无耻而贪婪的士大夫阶层。



从儿时拉拢六家做食品,到后来拉拢一大群人做铜铁矿,拉拢一大群人做毛线,做石炭,做钢铁,做那些有别于土地收益的事,就是想让他们转一下眼,涨一点见识,别老盯着那些苦哈哈的那点土地。



只是赵曦担心自己高估那些人的智商,低估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所以,不得不做一些准备……



没让他太失望……



“曦儿,汝在护卫营所谋,娘舅家传话了,所有行动以东宫为首,步调一致。”



曹皇后专程到东宫这里来说的,她知道,要说守密,内苑比不了东宫。



虽然她还不大清楚儿子到底谋划了什么,娘家人传话也是这样云里雾里的,但她知道应该是需要保密的。



不是传话的不清楚,就是曹霖也不清楚,只是将太子殿下所做的安排叙述一下。



然后,家主就把曹祥唤回去,并带来了这些话。



“三哥,爹爹也传话了,高家与东宫一致。”



说是都说完了,可都是一脸的疑问。



“京兆府、河北大旱,势必在青黄不接时,此两地粮价会暴涨,甚至会有大量流民涌到开封府。”



“一旦粮食涨价,流民就会变成贫民,乃至乱民。吾只是做些预防……”



“带个话吧,让在京兆府和河北道的自家商铺,或者是粮商的,把所有仓库腾空,然后准备接收粮食。”



“若有可能,再营造些库房,最好在国道的周边……”



对于同一战线的,赵曦不介意为他们提前布局。



这一次为大旱付出,得让他们在以后有所收获,更何况都是自家人。



眼看就要到栽种时节了,老天仍然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意思。



筒车的灌溉,对于整个中原大地,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太多的土地挨不着河流了,靠天吃饭才是农事的现状。



老爹已经求雨三次了,老天爷压根不搭理这个所谓的天子。



受天人感应的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