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媚讨好的,都正常。



可赵曦偏偏注意到一人,感觉这人是专门来找他的,所以他点了点头,感觉跟向一群人点头差不多。



“若有人来,带他进来。”



赵曦丢下一句,搞得人莫名其妙的。



“各位教导,稍作休息后也过来吧。”



赵曦又扔下一句。



说不清,赵曦总感觉那人要跟自己说事,还是正事。



赵曦洗刷了所谓的风尘,才刚刚坐定,王中正也刚刚把茶泡好,门外就真有扣门声了。



“三司度支薛向拜见太子殿下……”



薛向?等等……



“可是早年主河北榷场,建言朝廷改变河北籴法的薛向薛师正?”



这个赵曦有印象,那是他初听政时听到的人名。当时他就觉得这人适合三司使任职,是个精于财货的人才。用后世的话,那就是经济理论扎实。



没想到,还真就到了三司使。应该也就是这一两月的事。



“正是在下。旬日前刚刚履职。”



肯定不是催自己回朝的,那不是三司使的业务。



看这薛向的样子,好像是私下的拜见。没着官服,士子装束,又是刚履职三司使……



赵曦对此人有好感,请了坐,让王中正斟了茶,还让出去招呼了教导们过来。摆好了畅谈的架势。



“殿下,薛向此行,乃奉朝廷诏令,到国朝各榷场了解并记录新币交易羊毛事宜……”



很直接,没扯那些有的没的,直入主题。



若不是做足了功课,相当了解了赵曦,那就是本性使然。



赵曦稍微有一个停顿……唉!真把那个新币当成事了,这不能吃不能喝的,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不过他没应,这薛向应该还有后话。



“殿下,吾因此差遣,曾在汴梁的店铺看过,那毛线所织造之布料,确实是苦寒之地首选。”



“即便是国朝,过冬时毛料裁剪的衣服也是良品。”



真心不错,若这个薛向不是学过心理学,那就是第一个未经赵曦讲解而明白赵曦运作羊毛含义的人。



“汝如何看?”



“殿下,不论北辽还是西夏,耕作本就懈怠,以放牧为主。若国朝毛线成型,势必引导养羊之风,从而对国朝依存。向非夸大,此物可抵百万精兵!”



薛向并不精于谋略,甚至对于治理州县他也有自知之明。



但他精于易货之道,很多商贾的伎俩,他都不用多费心,就能看得到结果。



对于毛线这事,因为是太子殿下主导,他确实用心了。最终推演的结果,让他惊心。



这已经脱离了交易的范畴,虽然是商贾之事,但他能看到:太子殿下这不是谋财,而是谋国。



只是……



“殿下,恕向直言,国朝军备提升之前,尚需顾忌西北二朝的掠夺之本性。”



够了,这几句已经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