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的问题。他毕竟是枢密院使,涉及军备,他应该站在太子殿下的立场上,可他又是士人,不想跟朝堂诸公相悖。



可当赵曦一说出:朝堂不必耗费钱粮时,他不能不吭声了。



太子殿下善用商贾之行,这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沾光了。问题是这是军备,商贾奸诈自古如此,岂可将军备寄于商贾?



呃……被文彦博这么一抢白,赵曦也愣了。这老小子咋知道爷要用商贾之行?



不对,也对。赵曦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被文彦博这么一说,估计所有人都想到自己会怎样做了。



可不就是嘛。不说儿时的那些,就说自己南征一趟,一件一件,好像都是玩的商贾的营生。



“文相,曦为太子,自不敢将军国重事寄于商贾之手。此为涉及商贾,最终军器监、铸币局均于商贾无关。”



“朝廷库藏不足,难以支撑军器监筹建,乃诸公所言,也为事实。如今之计,唯有借用商贾之钱粮筹建,并非让商贾掺和军器制作。”



这是两个概念。出资可以还钱,还可以换其他物事,不一定就非得占份子。



“殿下,此为与朝廷筹建并无二异,皆为寅吃卯粮之举。如此这般,与朝廷借贷有何不同?”



这算是客气话了,完全可以直接说:就你一个人聪明,换个名堂而已,并不改变实质!



“非也!现军器监于汴梁内城。居京师不易乃众所周知,朝廷可以军器监所处之地偿还商贾。如此一来,军器监可筹建完成,而朝堂并无增加支出……”



这操作中间的道道,按说应该很容易想明白的。



可赵曦说完了,却发现整个朝臣都跟看怀胎似的看着他。



啥意思?这目光明显不是敬佩,倒像是看傻子一样。



军器监那地方,朝堂诸公都清楚,不提地方大小的问题。就是居京师再不易,谁会去选择军器监作坊那样的屋子居住?



这殿下也真想的出,真当商贾都是傻子吗?



有出钱筹建军器监那些钱,就是汴梁再居之不易,也可购得不少住所了。



好吧,赵曦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高看了这时代的精英。评不透,有时候他觉得很简单的道理,几乎是常识性的问题,偏偏都不懂。



可有时候他觉得连自己都得转几转脑子,可人家都很明白。



“殿下以为可行?”



“可行!”



“朝廷准许殿下操持军器监搬迁筹建,但朝廷不予支付钱粮,只将军器监现址出卖即可?殿下,老臣理解可对?”



“确实如此!”



“陛下,诸位相公,老臣以为可准许殿下操持此事!”



富弼和文彦博,包括曾公亮都还愣着,已经有人跟赵曦怼上了。



这事……怎么感觉透着邪乎?说不清,但凡殿下操办的事,多想想总是没错的。



再看看高、曹两家人,包括韩、吕、王、石等几家人,这都算是潜邸的亲信了,似乎都是一副愁容。



就连官家也是一副沉重表情……



准了!反正自己是想不出门道。既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