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厢军整体很认命,被人喊做贼配军,他们也没觉得伤了自尊,或者说即便再伤人的话,他们似乎都能受了,还是心甘情愿的。



赵曦从来不认为人天生就是无用之人,任何人都一样。



倒是提升生活质量才是人的本能。



厢军之所以沦落到这种地步,是大势,是环境,是一种无奈认命的体现。



“厢军改民?还是在国朝所有军州?殿下……”



渡口在劳作,赵曦和张方平都不可能整日盯在那里。所以,赵曦便把铜矿矿工的一些章程做出来了。



从招工到日常管理,包括薪水待遇等等,很详尽的制定了。



只是张方平看了一个总则,就发问了。



能没有疑问吗?厢军是怎样的,国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随便在大街上问个人,都清楚厢军是什么……那就是军头的奴役,就是些打杂跑腿的闲人。



对于朝廷,这也是三冗的大头。每年朝廷之于厢军的钱粮,肥了军头,但在名义上,却是厢军的支出。



张方平之所以问,并不是说厢军不可这般使用,他是担心好好的铜矿,被一群废物给折腾了。



“学士,且看完……”



若想要人珍惜自己的岗位,并尽心尽力的付出,就需要给予他珍惜的基础。



禁军一半的俸钱,却一样的养家糊口,还时不时为军头做免费的劳役。



即便是地方州府安排杂役,也未尝有过赏赐。



这还不说层层盘剥,能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别指望他们有过高的要求。



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人天生就是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置于怎样的环境,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赵曦现在只是提供一个机会,让那些尚未完全泯灭追求的人,能做个榜样,从而唤醒整个群体,为他以后的一些做法打个基础。



看完了,张方平不止看到了厢军改矿工后的变化,更是看到了太子殿下的深意。



“徒木立信?”



不确定,张方平总觉得太子殿下内心乾坤大,不知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是否真的能找中殿下的目的。



“有此意。”



“殿下,这般俸钱,别说厢军,即便是禁军也可能趋之若鹜。方平不知殿下因何确信此铜矿的收益,而这般耗费,方平担心最终会拖垮铜矿。”



太子殿下这样的做法,也确实是为解决国朝三冗提供了办法。



可铜矿的重要性,相对于三冗而言,是过之非不及。



张方平担心,太子殿下的策略,又是一次拆东墙补西墙的姑且做法。甚至最终还会导致铜矿被掏空了。



至于太子殿下那些更深远的谋划,也会因此而胎死腹中。



“学士,曦之所以如此这般,并非任意选择军州厢军转籍,而是意欲由朝堂明发所有军州,措施乃遴选。”



赵曦想做成标杆,做成模范,当然不能真的收揽一些杂碎。这是一个尝试,更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整个混吃等死的厢军,有一个念想,从而能有那怕一丝丝的上进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