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他本以为自己是王爷,大概跟老爹的那两个堂兄穿着类似等穿好了,他对着铜镜看半天……不是一回事。



赵曦不在意这些,这服装在颜色上还算清淡,朴素,虽然不利索,倒还不至于让自己反感。



反正自己就是去走个过场,表示一下大宋后继有人就行。至于两家怎么交锋,应该轮不着他上手。



被内监领着,王中正也是一身正装的跟着……这小子现在算是有品阶了,也有对应的装束。



别看国朝从来没正式认同大夏是同等的一国,可这礼仪……虽赵曦不懂,也觉得相当高规格了,完全是接待国使的准备。



天才刚麻麻亮,不但把自己折腾来了,就连老爹也早早的准备停当了。



还说是藩属下国?



这是自李元昊立国建朝以来,第一次遣使,且国书言明是觐见求封。



赵祯很在意这次觐见。



李继迁作乱伊始,国朝多次征伐,均败北,后李元昊立国,又多次讨伐,依旧是一败涂地。



国朝不得不在事实上承认了大夏的存在,尽管国书将花钱买和平的事儿粉饰了,叫成了岁赐。就是赵祯心里也明白,那只是薄薄的一层遮羞布。



有这次觐见求封的事实,也不枉他叫停革新国朝的新政。



若不是多次讨伐败北,赵祯是不会有折腾事的想法的。如今,既然有了那层遮羞布,赵祯心里就少了整顿国事的念头……太麻烦。



无非是钱财的事儿,儿子也说了,钱财不算什么。



今日,大夏遣使求封,想必范相等人也能体会吾之用心吧?



“曦儿……”



赵祯看到曦儿盛装,仿佛想起自己当年……那时候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想法……唉,太繁乱了。



“爹爹,孩儿未曾经历……”



“无妨,自有朝堂诸公与下人处置,曦儿安然待之即可。”



父子俩也没多少话说,赵曦跟着老爹可没有跟娘娘的那份亲近。



别扯血缘……他都不知道怎样解释自己的身份。



加上每天赵曦都不知道他爹在哪睡,也很少有什么亲子时光。所以,父子俩就这么干巴巴的坐着。



“曦儿,汝进学之事如何?”



“回爹爹,孩儿不知如何表述。先生以为,若不是取消童生试,孩儿可得开封案首。”



这还真不是吹,是赵曦降低了标准说的。用孙复的话是:王爷若可科举,虽一甲稍欠,二甲可取。



对于孙复这个屡试不第的举荐茂才的话,赵曦倒也没怎么信,要说童生试,他还是有把握的。



赵祯看到赵曦这般自信,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就曦儿如今之声誉,不管是士林还是民间,甚至高过了他这个帝王。这也是他唯一欣慰的……



赵祯挑着捡着跟儿子没话找话,还时不时跟儿子透露些帝王心得,有意无意的说说朝堂的闲事……这算是言传身教吧。



不过他这些理念,赵曦并不认同,表面上很顺从的听着,心里还真对老爹的一些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