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了,士林对于曦儿泯然众人若有议论。



赵祯此事将出入账本放朝堂上,只是想告诉臣工,曦儿一如既往地聪慧。可没想着对国朝兜底。



那可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儿。而赵祯最怕麻烦了。



从太仆寺、军器监到三司使,范仲淹来了一次大清底。



借账本更迭,展开了大范围的盘库事宜。



所以越来越多的亏空出现了,也越来越多的官吏倒霉了。



“范向,汝此一笔即有一家哭泣。”



富弼看范仲淹对于出现贪腐亏空的陈报,毫不犹豫的勾画了。这是惩处……



“一家哭要强于一地哭。”



耿直的范仲淹根本对这类蛀虫不留一点余地。



赵曦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进宫的诰命越来越多了,还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跟谁欠了她们家钱似的。



本来下学他不是陪滔娘玩,就是去食品厂那边转转。



可今天他发现慈明宫居然都挤成一堆了,甚至连家伙什都不够用了。可那些诰命仍然不舍得离开,硬站着叽叽喳喳的诉苦呢。



拖着滔娘,赵曦躲在正堂后面……他现在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全靠这些婆娘们过来絮叨呢。



这次这么多,那能错失这机会。



没几句,全听明白了……原来是自家亲家被处置了,找不到老爹那儿,来娘娘这儿呼吁来了。



啥时候娘娘承担起群众呼声这块业务了?



赵曦听了半天,小滔娘都眨着眼睛很奇怪的看着他……三郎居然偷听?



听了半天,没听到一个他熟悉的名字……也不对,全是骂范仲淹的。



据说老范声望相当高呀,这又是咋了?



库房亏空了,不碍你库管的事儿?米麦对不上不管你看管的事儿?那碍着谁了?



赵曦也是服了!还以为老范冤枉那个了呢,原来全部罪有应得。搞不懂,她们怎么就敢如此理直气壮的在娘娘这儿求情了!



总算是走了。赵曦摇醒已经睡着的滔娘,施施然走到了正堂。他很想跟娘娘说一声:莫参与朝堂之事。



“曦儿,可知诰命因何如此?”



曹皇后虽然略显疲惫,不过问赵曦话时,却有点自豪的调侃。



“孩儿不知。”



他那知道?四岁的娃,朝堂根本就不是他该去掺和的,连娘娘都不该。



“皆因汝之记账之法。相公们在所有司衙推行汝之记账之法,记账新法令诸位相公很轻易知晓盈亏。故对诸多不应职差遣和本官均做了处置。”



什么?我嘞个去!赵曦愣了。这事居然能这么干?



那怕在后世,无论哪国哪家,也都是循序将近,而不敢一刀子下去把人全剁了。



要说自己丢出去记账法,没有让朝堂推行的目的,赵曦自己也说不过去。



可他没想着老爹会下这么大的狠心,有如此大的力度……这得有多少人抗拒呀?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赵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