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所有部落战兵。”



“几乎六七十万的大军,如今折损十五万,还有五十万大军在战场,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招兵。在这种情况下,北辽怎么可能要恭送燕云?”



“如今的形势,对于北辽而言,到了必须要决出胜负的程度,因为北辽境内已经很难供应这五十万大军的用度了。”



“后勤保障不足,而招兵还在继续,又遣使谈判…~综合各方面因素,朕以为北辽要主动进攻了。”



这时候营帐里的各位重臣,都开始翻阅皇城司的那些奏报,也在计算着战报的斩杀数量,并且不停的对照着沙盘……



官家的分析也会对,但实在不觉得北辽主动进攻跟被动防御有什么区别。



怎么大的战线,面对大宋战车的防御,根本就无从下手。



别说五十万,就是七十万大军……西北防西州回鹘需要一部分,至少的五万。



上京道、西京道即便是疑兵防大宋河东军,也得万。



虽然平灭了女真,可辽东一带一直不安靖,同样得有留守的大军。



加上高永昌的叛乱,以及留后路逃窜,这都需要兵力。真想不透面对大宋战车坚固的防御,北辽要怎样打。



“官家,北辽会怎样打?”



“朕以为,应该就是当初朝廷预想的那样。”



“集中兵力冲击宫营?”



“正是如此!”



朝廷当初拟定大战略时,就以北辽骑兵优势做过判断。



北辽是骑兵战力最猛,优势在机动。别看整个战线很长,北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冲击一点。



一直以来,战局好像是被大宋牵引着,把兵力普遍铺开了。



这样的基础是,北辽以为还可以抵抗住大宋的稳步推进。当北辽意识到这种稳步推进难以抵抗时,应该会选择集中兵力冲击一点。



那时候,北辽不会再考虑什么地域丢失,而是会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直接冲破大宋的防线,利用骑兵的优势,直接插入大宋境内…~



“官家,那现在可以启动河东军了?”



整个预想的战略,都是官家的揣度,没人以为会真的发生。



若北辽真的按照朝廷预想的来打这场战,大宋真的能做到歼灭北辽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



早些时候,官家下令西北队伍先启动了,虽然河东军也有诏令,却并没有让河东军向东进发,仅仅是突破蔚州,显示一种策应的作用,并没有让大军从北辽设置疑兵的防线出击…~那个萧鲁古的情报,不敢确认。



没有对北辽形成包围之势……北辽的地形和地域广大,真的不适合包剿。



不过,若北辽敢于集中兵力突进,那就是正中下怀了。



“该启动了!着令河东军北上,分两路大军出征。一路从紫荆岭东出后,直接北上,向北辽南京道西侧进发,做好围剿准备。”



“另外一路。北上后向东北进发,占据居庸关,争取将北辽堵死在燕山以南。”



“同时,着令西北军伍,加快东进速度,扫荡整个北辽中京道,务必断绝北辽主力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