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鲁古回忆了好一阵,终于想明白自己还活着的原因······在契丹人中相对瘦小的身材,在两匹战马死掉后,并排倒地形成的空间里,他幸运的活下来了。



所谓幸运,就是不存在普遍性。



萧鲁古知道,那一夜所谓的突围,活下来的绝对不多。



不足两万的叛军,面对几十万朝廷的大军,这是没有任何生存希望的。



即便在最后的一次,大王依旧设计把叛军的将士们都坑了一次,萧鲁古觉得,大王一样会被干掉。



因为,若不是大王已经被干掉,朝廷会仔细搜索战场的所有尸体,除非在确地大王被干掉的情况下,朝廷才不再在意战场上的死尸······等着狼群才清扫战场。



萧鲁古记得自己还带着水囊,也带着宋国那种特香甜的军粮,一块就够,足够他吃饱。可惜,萧鲁古还是知道的,现在他不能动······外面的狼嚎声,说明现在是深夜。



很想喝点水,吃点干粮······不能动,萧鲁古觉得,他稍微动一下,就很可能遭至灾难······



宋国皇城司的上官交代过,活着是第一需要,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首先得是活人。



萧鲁古现在是活人,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活人。想想汴梁的妻小,萧鲁古觉得更应该谨慎些。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萧鲁古再次醒来了,睁开眼有光亮······天亮了。



萧鲁古挪了挪身体,似乎挤着自己的两匹马不是那么重了。先使劲拽起来水囊,喝了一口,线润了润······



宋国的军粮很香甜,萧鲁古嚼吧着,一边吃干粮,一边啜几口水,都忘记推开挤着的马匹站起来了。



就这样在狭小的空间里,萧鲁古躺着,这时候他觉得很美,很幸福······他还活着。



干粮吃完了,似乎有了些力气,萧鲁古推了推,很轻松的就推开了······不是他力气大,而是,挤着他的马匹,这时候已经就剩下不多的肉了,几乎只剩下骨架了。



已经是初夏了,天有点热,但是马肉还不臭,裸露的马肉,虽然不怎么新鲜,但还没有完全成为腐肉······萧鲁古判断,战事过去也就三四天。



萧鲁古记得,战前,他们叛军被朝廷的大军逼到了奉圣州的白岭一带。大王之所以往西北突围,是因为,再往西北逃二三百里,就到了原来大辽西京,也就是现在宋国的云州府地界。



只要翻过野狐岭,他们就能安全了······到了这时候,宋国也不该不再接纳他们。



萧鲁古不知道宋国会不会接纳大王,他萧鲁古肯定是会被接纳的,因为他早就是皇城司的探知了。



没办法。自己的大儿子,被大王送去了宋国做细作,现在已经在真定府做了大匠,已经成家立业了,自己孙子都有了。



而小儿子,从小就聪明,对宋国的文化也特别有兴趣,就是大辽朝廷的汉臣,也都有过赞扬的。



当他们叛军躲避到宋国防区后,大儿子找来了,带着儿媳孙子······对大王以及部落的忠诚,还是对儿孙,萧鲁古纠结过,最终还是孙子的一声爷爷,让他答应了宋国皇城司的探知。



也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妻子和小儿子进汴梁的机会,甚至说,大儿子全家也会迁移到汴梁生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