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那是多好的地方,没想到北辽只是将此地作为俘虏安置的地方。



这也难怪,国朝的沙门岛也是这样的作用。



由于苏州大多数居民来自苏子河,基本上是被北辽朝廷强迫迁徙的人群。



而后,北辽不管与西夏作战,还是跟大宋作战,大多数俘虏都安置在苏州。



同时,苏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高丽、扶桑的,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波斯、大食的商贾,以及一些流亡贵族,都定居在苏州。



就造成了苏州势力错综复杂的局面。



四皇子的队伍,靠实力在苏州立足了,便在苏州城里合纵连横,让本来稳定的局面,在北辽内乱那一刻起,开始躁动了。



于是,苏州就乱了,不仅限于苏州城内乱,还叫嚣着要突进。



于是,在北辽忙乎着平叛和镇压女真的同时,就有了苏州这很意外的反辽队伍。



“借势,借力,借刀,四皇子这一步谋划的相当好。虽然对北辽而言是疥藓之疾,可在这个时间段,对北辽无疑是雪上加霜。”



苏州不是女真,没有女真那样的战力。几百几千人的反叛,对于北辽真的无所谓。



只不过,这样的反叛对于北辽而言,是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头。



当年契丹建辽,将南苏木底城的居民强行迁徙到了苏州。也就是说,苏州在某种程度,是北辽诸多小部落的一员,还是那种在朝堂上没有位置的小部落。



当然,这种同一族群的部落,地位比女真还是高很多的。



同样,因为苏州有港口的作用,商贸相对发达,也就成了北辽的税入重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苏州本地势力对北辽朝廷积累经验很深的怨恨。



不确定耶律乙辛是不是做过一些事,反正是苏州反了。



苏州的反叛,也必然会造成北辽诸多势力的蠢蠢欲动…~



奚、室韦、阻卜、渤海国等等,在契丹建立辽朝时,并不是完全灭掉了。



而且,北辽的太祖耶律阿保机,本来就是部落首领。



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也就自然存在整个北辽内部纷争的现状。



从苏州、女真开始,再加上如今北辽朝廷跟耶律乙辛的久战不克……



想多了,想的太乐观了。



不过,如今国朝的内阁,乃至整个朝堂,似乎对北辽的将来很乐观。这个乐观是对国朝收复燕云而言,而不是对北辽稳定而言。



“朝廷是否应该对四皇子的队伍有所侧重?”



“那倒不必。从现在看来,四皇子的队伍并未参与…~很可能四皇子审时度势,苏州也难以参与进去。”



“这样的反叛势力,恐怕很难对北辽造成伤害。”



“关键是开了一个头。有样学样,也说不定北辽的其他部落也会有些出头的…~”



这就是朝廷现在的论调。



这一点始终是没有变,早年恐辽,也怕西夏,就希望北辽和西夏能争战不休。



做渔翁的想法,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弱者的思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