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体制,首先保证了倡议项目主官的延续性,也同样给主官以责任和权利。



重大事项,统领事项的臣工最低是议政,而此议政在接手项目以后,将不再担任原衙门职务,全面负责项目事宜。



河湟开边,本来就是朝廷项目。



“还是无法真正窥见官家的意图呀!”当富弼见到官家撰写的文案时,不由的感慨了。



有了这样的法令,不仅仅是解决了河湟开边,让朝廷将来有法可依,关键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王韶目前的境况,还不让王韶有任何情绪。



“官家,河湟开边是由王韶统领,还是另外确定一名内阁统领?按照职位定内阁,河湟是没有内阁席位的。”



陈升之说的是事实。



河湟不是一路,也暂时不属于国朝政权体制的某一级。王韶入议政,是官家钦点的,或者说是列席也无不可。



按照议政席位产生的过程和办法,王韶在议政中是派末尾的。但是,如果按照官家这重大事项议政负责制,很明显就把王韶的地位提升到了议政的前几位。



议政前几位…~那是有被官家提名内阁资格的。



三级决策制有条款规定,内阁成员的提名必须有议政排位前二十的经历。



比如这第一届的议政排名,欧阳修因为辞了内阁提名,当仁不让的为议政第一位。



然后讲武堂、工坊城、六部九卿、国营寺、市易寺等,依次往下派。



如今,一个重大事项统领负责制,就直接把王韶提升到了议政第一位…~毕竟,官家的文案里所述,重大事项统领是内阁或议政。



已经跟内阁勾连了,自然该派第一位。



“诸位,朕今日召集议事,首先是要内阁议定,这两项法令是否可推行?其次,就是议一议,是否需要在内阁中商定一位统领河湟开边事务者?”



“另外,如果推行五年规划法,各州府郡县六部九卿衙门,是否在大朝会前,做出各自衙门和地区的五年规划?朝廷是否需要拟定五年计划?”



赵曦并没有直接回答陈升之的提问,而是把自己召集议事的意图说明了。



也算是回答的陈升之。



“官家,法令是好法令。议定一位内阁与王子纯共同负责也很好,能直接解决王子纯提升过快的不便。”



“但是,大朝会将于七日后召开,朝廷没时间来撰写五年规划,六部九卿衙门,地方州府郡县也没有时间做出各自的五年规划。时间太仓促了。”



张方平入内阁后很活跃,陈升之也有点。



只是,他俩的活跃是因为对官家不熟悉,官家即位后,他俩没在政事堂待。



否则,绝不会这样仓促发问,而是认真去理解法令的内容,为官家查缺补漏。



“张阁老,大朝会本来就有分组讨论的议程。一天开幕并公布提案议案答复情况,三天分组讨论,一天总结。”



“对于地方州府郡县而言,参政基本上包括了衙门各项事务的官员。”



“三天时间,对于一个熟悉自己职责的官员而言,撰写一篇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五年发展纲要应该没问题。除非他压根就不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