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应该不至于这样下作,倒是他那个儿子王,就不好说了。



在赵曦听闻此事时,就全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以说整个监察衙门,整个朝堂都被王利用了。



王这机会逮的太准了,几乎把朝堂所有人的反应都计算进去了……这孩子,身体刚刚好转,就不能注意休息嘛?



也真的怪苏轼太率性了。



监察衙门开衙,朝臣们的目的是为了脱开皇城司干政的可能,这一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



同时,朝臣们也在观望,看这监察衙门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苏轼的这事,放以前,估计连弹劾的人都没有,可放在这档口,味道就变了。



用一个士林文坛具有盛名的苏轼,来试探一下官家推动监察的底线……估计有不少推波助澜的。



说到这,这苏轼其实就是个倒霉孩子。



名头大,正好祭刀。



对于朝臣而言,如果苏轼这事放过去了,那挺好,大家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



若苏轼这事,监察衙门真办了,诸位也就知道了朝廷的底线,不存在刮风的可能,那就需要收敛各自的行为…~毕竟这是全体朝臣集体要求推行的,谁也不好意思拉出来再吃回去。



赵曦也想看看,看看范纯仁的立场,看看朝臣对监察衙门的态度……



持强、渎职、轻佻,这是开封府监察衙门调查后的结果,这不涉及刑名,就与大理寺和刑部无关,是完全由总监察衙门提出处理意见,并由朝廷批准执行即可。



“陛下,苏子瞻之为,并未造成任何人受损,本意也是为弱者声张,何谈持强凌弱?此事若朝廷处置,有失公义。”



司马光还是一副讨人嫌的脸,直蹦蹦的请奏。



“司马相公以为如何?”



赵曦没表态,只是平和的问司马光。



“训诫即可!”司马光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指导了这事处置的方法。



“集议吧…~召相公们以及范总监察、市易寺议政厅议事。”



“陛下,此事由陛下独断专行即可,无须集议。监察衙门查证,而陛下赦令,虽苏子瞻行为适当,陛下予以训诫并免其处罚,于士林文坛也是美谈。”



赵曦有意开口跟司马光说道说道,可一想司马光那性子……感觉没法开口。



确实,君王有赦免权,可司马光认为此事由他独断专行,这本身就是往坑里推他赵曦的想法。



想来司马光也清楚这是监察第一案,也明白如何处置高于处置本身,他也熟悉监察条例。



从表面上看,让君王独断专行,这是在推崇皇权,可同样也是在毁监察体系的根基…~还是让他赵曦去毁。



唉……司马光还是专心修史比较好。从记载来看,这老小子除了把文人争斗上升到砍头的程度,就是送给西夏大片的土地。政事还真没可以书写的。



相公们来了,富弼脸色不好看,把不爽表现出来了。韩琦估计有看热闹的心思,文彦博一如既往的事不关己。



韩绛和吕公弼有些担忧,而范纯仁则是恼怒,不爽的情绪比富弼还明显…~估计他也感觉被人利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