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不能想的太局限了,他需要具备帝王视野。



随后的三级决策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朝会上朝臣们的七嘴八舌,很有可能会遭到抵触。



借这个由头,赵曦先为那些总喜欢没事找茬的人开一扇窗,然后再关门的效果会好一些。



从来就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就比如这次所谓的内奸之乱,赵曦想让这个起的作用很多……



萧卓尔快要郁闷死了,特憋屈。



这才几日,北上的人恐怕还没有抵达上京,还没拿到大辽朝廷关于宋军夹攻河北道大辽大军的消息,可汴梁的乱局让他感到越来越压抑。



别人不知道这些死去宋臣是怎样回事,可他萧卓尔知道。



在上次出使大宋时,大辽的密谍司给了自己一份名单,而这次汴梁死于非命的那些人,都是名单里的…~



早知道这样,他真不该两次出使都跟他们联络。



如今的宋国强盛了,留着他们比现在弃掉作用更大!



还好,萧卓尔不得不庆幸,还好没有全军覆没,一些隐秘的棋子并没有被一网打尽……



事情就这样了了,让观望的朝臣云里雾里的,本以为朝廷会给个说法,当抽调成立调查组的人员,一个个回归后,大家终于明白:真的就这么结束了。



怎么可以这样?这不相当于死去的这些人,坐实了投敌叛国吗?可所有人都只是心里非议,没人去为死去的同僚奏本……谁也不傻。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些死去的臣工家属,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



这是祸及家人了,这样的结果除了投敌叛国,还有什么罪行可比?



也有人拐弯抹角,旁敲侧击的问过相公们…~相公们能说啥?能说是因为政事堂同意《蹴鞠快报》刊登那些文章,从而导致了这些朝臣的家眷在汴梁无法生存吗?



还是言明这一切都是朝廷为了保护那些家眷?都不能说呀!



没有彻查,就没有真相,就让人投鼠忌器,不敢随意掺合…~这可是投敌叛国呀!



国朝不杀士大夫?投敌叛国根本就不再此列!



没几日,好像就在那些死掉朝臣家眷消失的第二天吧,政事堂就收到了几份辞呈,还没处置呢,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辞呈递上来了。



理由极其充分,有伺俸双亲的,有年迈不堪重负的,有力不从心的等等,反正都是坚决致仕的。



官家和政事堂都按陈例,驳回了辞呈,热情挽留了,但都是决意要离开…~



“把写辞呈这些人的履历理一下……”



富弼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股风刮的莫名其妙。



当诸位相公仔细查看这些人的履历以后……



“官家,既然他们执意远离朝堂,官家还是恩准了吧,也好成全君臣之义。”



不再劝留了,富弼在劝放……



“准了?准了可成全君臣之义?”



赵曦饶有风趣的看着各位相公,很平淡的问。



“回官家,确实如此!”



朝廷批了,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