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韶,王子纯,嘉佑二年及第,又是那一年的。



这是个聪慧的人。



想必他也清楚,若是平时奏请国朝开边熙河,势必得有政事堂的相公支持,他的奏折才有可能到了君王跟前。



这王韶估计对于相公们支持开边不报多大希望,或者说他有过与人讨论,被驳斥了。



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一招吧。



这时候,因为政事堂相公们在市易法上意见相左,关于市易法的奏折自然不可能留在政事堂。而这个时间段,臣工的奏折除了市易法,这年节上根本不可能有其他重事。



就存在了相公们会不浏览奏折的具体内容,而直接往上递的可能。



他又是怎样肯定自己会看到呢?



看来王韶这人还是个喜欢用险,另辟蹊径的人。



不过,赵曦在看到王韶这篇《平戎策》后,这段时间的费心费力也算是有回报了。



这时候,赵曦对于王韶的《平戎策》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趁现在这阵乱象,将《平戎策》明发抵报……这样是表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己看好王韶《平戎策》的战略谋划。



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能缓解一下王安石的焦头烂额,分散一下那些保守派的攻击力,多一个攻击点。



从整个请奏的情况看,多数是对市易法反对的,反对的基础,大多数集中在与民争利上。说白了,就是臣工在那些垄断大商贾和牙行上有利益。



也有一部分是斥责王安石的折腾…~这部分人,一旦《平戎策》明发,很有可能会将攻击点转向王韶。



毕竟驳斥一个五六品的小官,要比攻击一个相公容易。



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延后,等到节后,再对《平戎策》做处置。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王韶本人心灰意冷,或者考虑奏本没有被看到的可能。



还有,年前的所有炮火都集中在王安石身上。



也有可能在年后明发《平戎策》,会让一部分思想保守的臣工,从冷却的市易法那边,直接转向《平戎策》,而导致王韶受到太多的攻讦。



从惰性上,赵曦也不想在大年大节时多事,可考虑到难得见到像王韶这样具备战略思维的臣工,赵曦不像凉他的心。



“诸公看看吧……”



年前集议,即便是相公们也以为会是关于市易法的。



以为官家要独断专行的对市易法做个了结呢……毕竟留着市易法,整个大年谁都不爽利。



没想到又一份没事找事的奏折……



“河、湟苦寒,千里无人烟,吐蕃散居作乱。朝廷取此地,唯徒增耗费,得不偿失。”



司马光一如既往的表明他不爱折腾的态度。估计对王韶趁这乱局而奏请的行为也是相当不满。



看各位相公好像也是此意……居然没有一个人对王韶的奏折到了自己手里而惭愧。



好像他们不浏览奏折就是对的,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



“陛下,河、湟于汉时便设有郡守,万不是千里无人烟就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