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很明了,就是说,臣工们是几代耕读传家才有了如今的底蕴和积累。如今恰逢盛世,有些享受也是应该的。



司马光不是个享受型的臣子,他这样说已经不是出于本心了,纯粹是劝谏的狡辩。



然后又开始东拉西扯的借古喻今,把一个个先贤拖出来开始对照。让赵曦感觉修这个宫殿就成了他嘴里的昏君……



从始皇帝因为修阿房宫而秦灭,说到隋炀帝因为修大运河而隋亡…~这意思感觉自己把这宫殿修好了也就到了大宋灭亡的地步。



赵曦这时候特佩服传说中的魏征和前朝太宗,也相当佩服他老爹能唾面而干。



因为,他这时候是真想把茶碗摔司马光脸上,然后再一脚踹地上,左右开弓的甩耳光。



司马光还在说,都有好一阵了,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现在是论述国朝现状的时刻,从三冗开始,说到辽夏威胁;从河北大旱,说到军备轮换……



赵曦突然没了刚才的气愤。不管司马光还有这些相公,是因为落了面子的怒气,还是担心大兴土木造成朝廷背负债务,或者说干脆就是为了劝谏,避免自己行将踏错,本意都是好的。



至于方式……对于耿直的人就不讲究了。



“中正,给司马相公请茶……诸位相公也一并看茶……”



赵曦在司马光停顿的档口,赶紧插了一句嘴。在司马光开辩的过程中,想要插话还真不容易。



有点佩服王安石,也就他能跟司马老头对垒了。



估计司马光也确实口干舌燥了,端着茶没客气,直接一口饮了。



“司马相公,从太祖以降,至今算五朝了,我赵家应该也算有所积蓄吧?”



“如司马相公所言,如今盛世…~这个好像跟你后来所说的国事蜩螗又前后矛盾了。”



“自先帝因朝廷窘迫,不再领朝廷俸禄,内苑一直是自给自足,艰难维持生计。延福宫因早年地动,只剩下主殿可用,也应该归为危建之列了。”



“再说当下,司马相公认为这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可真的劳民了吗?又伤了谁的财?”



“近两万灾民,青壮者近半数。如此众多的青壮年就这样聚集在城外,一有骚乱便会酿成大祸!”



“司马相公所言始皇阿房宫,还是隋炀帝大运河,那都是举国上下征用民役而导致的动荡。”



“这延福宫的修建,可动了一个民役?不用左右藏库钱粮,为灾民青壮年找点营生,避免骚乱的发生,又可以借灾年时节人力低廉之利,怎么就不能做了?”



赵曦的每一句,都是针对司马光的论点驳斥的。



也不知道是司马光被一杯茶浇断了思路,还是真的被赵曦说服了,居然没有再吭声,还端着茶碗……没解了渴呀。



赵曦示意王中正,继续为相公们斟茶。



“官家,太祖封桩库是为燕云十六州……”



文彦博利用这见缝插针的机会,想封了官家其他用钱的渠道。



其实,在官家表明不用朝廷钱粮时,韩琦文彦博等人已经没人觉得有拦拌的必要了。



话说,官家那么多产业,赚了那么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