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于朝政。每日寅时起床,绕内苑锻炼,甚至连太祖时的演武堂都重新启用了。



卯时之前到垂拱殿处理公务,即便是没有公务,官家也会挑选早年的奏折翻看。



即便是休沐,官家也没闲过,也会到讲武堂,跟吕公著交流讲武堂管理,跟狄青商讨校尉们的武训。



时不时再讲几节课……官家的课,在讲武堂是最受欢迎的,没有之一。



在处理政务上,凡大事必集议,从表象上看,官家从来没有强势决定过什么,每一件事都会征求相公们的意见,甚至朝堂臣工的意见。



可最后处置下来,没有一件不是完全按照官家意图的,明显的带着官家的风格。



说实话,很憋闷的!



那怕是自己不乐意,有意见,任何一件事,等到官家需要做决断时,所有反对意见,都会被生生的憋回去。



韩琦想起了还是庞相公执掌朝政时,富彦国曾经说过:这样的帝王,对于国朝是大幸,至于对于臣工,是好是坏真说不定。



还有那獾朗王介甫……韩琦是真想喷他唾沫。



司马君实不足为谋,耿直的几乎到了不适应朝政的地步。



文宽夫呢?连集议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韩绛和吕公弼……不提也罢。至于欧阳永叔,几次被人拖出来折腾,早没了雄心。



唉……韩琦感到他很孤单,比官家还孤单。从没想过执宰会做到这程度。



韩琦憋闷,赵允弼更憋屈。



剧情没按他想的演绎,甚至跟以往的剧情也不同。



特别是官家的最后几句话,让他更是无所适从。



很想去问问曾经撺掇他的那人,可是他不敢。总觉得自己做什么,官家都清楚。



都到了这份上了,自己真不敢轻举妄动。



可几万亩耕田就这么没了?那叫一个难受呀。赵允弼想哭!



至于让官家给?他根本就不敢,除非想找死。



“大王,门阍接到一份信……”



赵允弼赶紧拿过来看:照实奏报官家。



什么意思?照实?若官家清查这些耕田源头……好像自己的这些耕田来源还算正。



到底怎么个意思?朝会时也没见他掺合呀?干嘛非要这样?



赵允弼想了很久。相对于招惹文臣,结果要比招惹官家更可怕。



官家处置宗室,还有文臣检点。可要是文臣找宗亲的麻烦,官家只会顺水推舟。



唉,早知道真不该趟这趟浑水。



“两万多亩?还真当个事了!中正,喊一下赵琴……”



赵曦以为自家堂叔没胆子跟自己讨要,没想到还真做了。



“琴儿,按市价给东平郡王府送两万亩耕田的钱粮……以后咱家的生意没他什么事了。”



分不清轻重,理不清内外!就这两万亩田,彻底把赵曦心里的那点血缘情分拽走了。



“官家,朝会结束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