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爷的……赵曦想骂人,可这赵允弼真是他大爷。



搁以前,就是老爹在位时,只要宗亲开口,几乎是整个朝堂的文官,绝对会众口一词的开始喷宗亲。



可现在呢?这边吕惠卿才开口说:曾知县广发告示,通知上报,何错之有?



估计吕惠卿还准备继续往下说,比如奏报朝廷之数,又如何可以随意更改?那是对朝廷的蔑视。



比如说,一县之告示,在该县就代表着朝廷等等。



可惜,他根本就没机会往下说,就有人打断了。



而话题,就由曾孝宽的做法开始争辩,然后延伸……



估计曾孝宽都想不到,他只是对待朝廷公务积极了一些,居然被朝会的争辩,上升到了朝廷诚信,以及以诚为本的学术高度,并且与上古先贤勾连了,甚至还涉及到了君王的言出法随……



还好政事堂的诸位没掺合……估计不是没话说,而是在等王安石介入,或者就这样看热闹。



新法出台了,结果还没实行,这麻烦就来了,谁知道新法推行后,这朝堂还会怎样乱?



官家,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君王怕麻烦…~这是老爹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吧?



赵曦看了看陛下混乱的朝会……吵的那个热火朝天,那叫一个热闹。



该不是都还想吃御膳房的盒饭吧?



行,你们真行。



王安石不会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针对新法的争辩。



至于弹劾曾公绰……就宗亲的话,不管是官家还是朝堂,没人真当回事。



可一旦他掺合了,想恶心他和恶心新法的目的就真达到了。



唉……官家不建议把朝堂清干净了,可这样的朝堂,如何能专心改变国朝的现状?



韩琦正正经经的站着,眼观鼻,鼻观心,好像朝堂没一点声音一样……



政事堂没简单的人,就是六部九卿的主官,都一样,都知道这时候不适合把争辩的官阶提高了。



否则,原本无关紧要的扯淡事,也会牵扯到新法的推行上。



农田水利法的集议,政事堂没有保密,各有目的,把集议时的情况从各个角度讲述出来了。



不管立场和角度,有一点是确定的,也就是农田水利法是王介甫倡导,并经官家润色出台的。



还有就是,官家把农田水利法当回事了,还专门用白话广发天下。



针对一个知县的争辩,不该由重臣参与,尽管那些下官,话里话外往革新上映射,可重臣们清楚,这事掺合不得。



好,很好,咱就这样。



赵曦没关注这些臣工们的争辩,连各位重臣和政事堂的相公都不看,他就看着他的那位大爷…~



赵允弼想到了有人会在朝堂上帮他,可他没想到会是这样。



这不是帮他,这是彻底无视他。



以前,不管是先皇时,还是真宗朝,只要有宗亲开口了,即便有帮宗亲的,也是在宗亲分辩时,偶尔掺合几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