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交趾道的名单里面,带着家里人带着钱,到南边买上几块地过上快活日子。”



陈胜这时候也露出了掩不住的笑容:“走吧,去码头上。”



……



入寒月,越十日。



在应天城皇城大内,拥有着无数重峦殿宇的皇宫里,有这么一片建筑,显得很不起眼。



进了午门,往前是内五龙桥和奉天门,穿过奉天门就是奉天殿。



而若是进了午门,不再往里走,而是转向东边,穿过左顺门,北边就是文华殿和更后面作为东宫的慈庆宫。



有文华殿和东宫在,整个左顺门后的其他建筑就显得不那么惹人注目了。



只不过,在文华殿正南面,却也有着一排就靠着皇宫宫墙建造的宫殿和屋舍。



从东边的东华门开始数起,分别是古今经籍库、香库、内承运库、文渊阁。



此刻的文渊阁里,香碳被烧的通红,传递着一丝丝的暖意。



然而,聚集在文渊阁里的大明六部三法司各寺衙门堂官,却是有些坐立不安,甚至只觉得一股股的寒意从脚底、心底升起。



文华殿行走、翰林学士解缙,此刻正手捧着一份奏章,站在诸官前,面对着坐在百官前面的太孙。



“以上,凡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沿长江两岸府县,目下皆大雪连绵。”



“山东、河南三司奏报送到,言明两道今冬严寒,却并无落雪,民间有谣言生,言此乃地有害,则天灾降。”



“山东都指挥使司奏报,山东道境内似有白莲教贼人出没,问奏朝廷,能否抽调淮安、徐州、开封、大名等地卫所配合山东都司严查地方。”



“九江府奏报,百姓屋舍为大雪压垮,现今只能居于府县之城,望朝廷尽快调拨粮草钱钞赈济。”



“武昌府奏报,调请粮草赈济。”



“徽州府奏报,黄山有大雪崩塌,掩埋村落无数,百姓哀嚎,请朝廷赈济。”



一项项从地方呈奏入京,被解缙总结出来的有关洪武二十七年长江两岸雪情的内容,被他一一报了出来。



这一条条的请求朝廷赈济的奏章,就像是一座座的大山压在在场百官的身上,不少人脸色艰难的吞咽着嘴里的唾沫。



朱允熥靠在圈椅上,静静的注视着这些朝臣们:“都听到了?臣民不知上苍之威,以为在南方当官就不会遇上大雪生灾了吗?洪武二十四年浙江道雪灾的事情,难道都忘了?”



这话让人有些摸不清,到底是在骂地方上那些官府,还是在骂文渊阁里的人。



翟善目光转了转,便拱手道:“幸得太孙贤明,及时调拨钱粮煤炭,解地方之危,救百姓苦难。”



文官扛把子开了口,其余人便纷纷应声附和:“太孙贤明。”



朱允熥悄无声息的撇撇嘴,目光看向低着头的兵部尚书茹瑺:“应天城现在还留有多少京军?”



被点了名的茹瑺,抬起头看向太孙。



距离今冬南方的第一场降雪,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二十来天里拢共只有那么五六天没有下雪。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今年这雪怕是难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嫡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肉丝米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丝米面并收藏大明嫡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