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6章 帝行徐州,刺史献美



徐北运河之上,船只来往如梭。



玉带河从西北流淌而来,汇入运河。



然而今日,玉带河河面上,一条长长的锁链,直接将整个河面彻底的锁住。



旌旗招展,长槊如林。



皇帝东巡的船队在抵达徐州之后,便拐入了玉带河。



玉带河河面上的船运虽然因为皇帝的抵达而被封锁,但是运河却依旧畅通如梭。



……



月夜之下,四层的楼船之上,李绚平静的看向整个徐州大地。



身后的豫东平原,从商丘可至郑州。



如今还没有发生黄河夺泗之事,徐州的河运依旧以运河为主。



东北边是沂山蒙山连接到泰山,从徐州到泰山仅有五百里。



若是不讲究场面,李绚现在就能够直扑泰山,完成祭祀诸事。



可是祭祀是祭祀,封禅是封禅。



东面是运河东去,大船顺运河而下,很快就可以抵达淮安,然后由淮南直下扬州。



这条路李绚走了不少次,其中的利弊,也是心知肚明。



徐州之南,是整个淮北平原。



……



李绚转身看向只能在一侧的歙州都督,淮南道观察使乐思晦。



乐思晦和刘景先,萧嗣业,何以求,徐剑,刘易从等人站在一起,束手恭立。



“乐卿相比于在长安时,要黑了许多。”李绚看着乐思晦的模样,平静的笑了笑。



乐思晦认真的拱手道:“臣这两年多于田间行事,始知百姓苍生之艰难,今岁若非长安及时预警,恐怕淮北大片地区要被水淹。



百姓歉收,朝廷赋税减少甚至还在其次,百姓流离失所,才是大问题。”



“流民!”李绚点点头,说道:“乐卿此言,已有宰相胸怀。”



萧嗣业,何以求,徐剑,刘易从等人,都惊讶的看着乐思晦,从皇帝口中说出宰相胸怀可不容易。



这意味着乐思晦只要前行不出茬子,将来必然是一名宰相。



“陛下谬赞了!”乐思晦赶紧自谦的拱手。



“百姓若是流离失所,牵连到就不只是淮北一地,徐州,位于四道通衢之地,一旦有失,扬州,齐州,洛阳,山南都会有失,甚至天下半壁都有影响,乐刺史能够看到此处,着实不易。”中书令刘景先站在宰相的角度,对李绚的看法表示赞同。



一个王朝兴盛衰落的根本就是流民。



流民少则天下安定富足;流民多则天下有倾覆之危,就这么简单。



身为宰相,刘景先看的很清楚。



刘景先一路随李绚来到扬州,首先便是祭祀了汉王庙,与当地耆老有所交通。



刘景先是汉景帝一脉的后人,先祖还曾经做过彭城内史,和彭城刘氏关联颇深。



所以对于给高祖皇帝叩首祭祀的事情他没有任何不满,甚至心中甚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