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的地方少些罢了。



当然,日后他们必然要将今日的损失弥补回来,所以如何限制这些地方皂吏欺压百姓,就是诸位的事情了,诸卿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绚目光扫过殿中群臣,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有过地方州县的治理经验,但是对于地方皂吏欺压百姓,他们也只能尽可能的做到自己在的时候,在自己看得着的地方,进行限制。



他们一旦调走,后继者如何,那些地方皂吏会不会变本加厉的报复回来,就不好说了。



群臣思索之间,何以求率先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可以在地方树立永徽碑,以律法约束人心。”



“永徽碑。”李绚轻轻点头,这是他当年提出的策略之一,不少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到地方任职,都喜欢用这一手。



“陛下。”王及善站了出来,拱手道:“臣赞同立碑以震慑地方皂吏,但全以永徽律,不仅耗费极大,而且极容易掩盖重点,朕建议以地方常用律法,与百姓相关的律法为主题,刻以永徽碑,以约束地方。”



“可以。”李绚抬手,说道:“门下省,御史台,刑部,大理寺,洛州府,共同参与刻碑,碑文由户部,吏部,尚书省审核,中书省最后审核,朕拾遗补缺。”



“陛下圣明。”群臣齐齐拱手,李绚最后一句话,也是在说,他在这件事情当中不会再介入太多。



“陛下。”岑长倩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加快地方府兵老弱淘汰,同时命令各州县,在富裕地方筹建书院,同时商讨在贫瘠地区筹建书院的方法。”



“岑卿这是威慑之法啊。”李绚看了岑长倩一眼,难得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岑卿与吏部,户部,国子监,商讨出一个妥善的筹建书院的法子。”



“臣领旨。”岑长倩立刻拱手。



李绚转身看向王方翼,说道:“兵部发布公文,让诸折冲府配合,进行兵员的更换和补充。”



王方翼立刻拱手:“臣领旨。”



……



李绚深深的看了王方翼一眼,随后轻轻的敲击御案,说道:“朕突然觉得,刚才的种种部署,都有些不足。”



“不知陛下又有何想法?”陆元方上前,认真的拱手。



这么多年来,陆元方对李绚有着足够的了解,李绚不是那种行事冒进的人,便是他做了皇帝也是如此。



“朕登基以来,虽坐拥天下,但天下之事,多通过奏本了解,有缺真实。”稍微停顿,李绚看向李义琰,说道:“李相,若朕记得不错,当年高宗皇帝在位,便时常派出宰相巡视天下,有此事吧?”



“是!”李义琰肃然拱手,说道:“是有此事,当年汴国公,薛相,徐国公等,都曾多次巡视地方,不过……不过彼时都是巡视半年时间,如今突然,会不会有些仓促。”



李绚摆摆手,说道:“当年之事,巡视地方,吏治,农桑,刑律,河工,学教,尽皆巡查,如今朕之想法,便是只巡视农桑秋税,早日去,早日归,秋粮入库,便启程归京,这也是朕从岑相那里想到的。”



岑长倩微微一愣,但随即就明白,他的建议不过是用百姓可能都未来来威胁那些贪官污吏不敢乱来,而李绚如今则是以宰相巡视地方,加以震慑,让那些贪官污吏不敢乱来。



“一次所行,三年之内,天下当吏治清明,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