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照你那样,还不如直接找個武氏女来的更痛快,真的是嫌宫里不够乱。”



“那十九妹你有什么意见?”千金大长公主转过身,有些不满的看着妹妹。



常乐大长公主略微沉吟,说道:“与其如此,那么不妨找窦家或者独孤家的人,皇帝登基之后,还没有对太穆皇后和元贞皇后进行加封,若是到时顺带提出婚事,再用窦家和独孤家的人来压一压王家……”



“没用的。”淮南大长公主摇摇头,说道:“这两家人虽在朝堂上依旧还有力量,但相比于回朝的王家差的太远,压不住他们的,若是依我看,皇帝不如找一找长孙家的人?”



“长孙家?”千金大长公主和常乐大长公主顿时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随即两人同时摇头道:“这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当。”淮南大长公主感慨一声,说道:“这些年,长孙家已经没剩下多少人,嫡系一脉,也只剩下当年长孙冲的一个孙子长孙元翼还活着了,能够做事的不多,而且这么多年,他们也只认太宗皇帝……”



李绚轻轻点头,因为李治的缘故,长孙家对李重俊和李成器并没有多少好感,也只有太宗皇帝值得他们敬仰几分。



但即便是太宗皇帝,也很难改变他们艰难的命运。



至于说李象和李厥,虽然同样是长孙皇后的血脉,但实际上双方生疏的很厉害。



长孙元翼和他们甚至已经出了三代之内。



但若是李绚再将长孙家的血脉纳入皇室,那么长孙家唯一忠诚的人只会是李绚,尤其是一旦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



偏偏有长孙无忌的关系,长孙家的人一旦站出来,便是王家也要畏惧几分、



如此,用长孙家的人来监督王家,反而能够控制他们,这是一件好事。



李绚松了口气,对着淮南大长公主点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就多谢姑母,初六那日迎亲,以长孙家和王氏的关系,难免会现身,到时候就麻烦姑母去沟通一二了。”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淮南大长公主含笑点头。



李绚放松下来,然后说道:“并州的事情,这两年麻烦姑父了,等到今年的事情彻底了结,朕便将姑父调回长安任职。”



淮南大长公主的夫婿,是前相封德彝之子封言道。



封言道早年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后来裴行俭调任扬州,封言道就去了怀州刺史。



但是武后当政以后,封言道降授朝议郎,守贵州刺史。



等到李绚平定洛阳之后,就调封言道去做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回京。”淮南大长公主一听到回京两个字,忍不住的眼睛一亮,神色中更满是惊喜。



封言道自从贞观十六年被授为汝州刺史后,便开始漫长的外任生涯。



汴州,宁州,齐州,蕲州,金州,虔州,广州,沧州,瀛州,青州,扬州,怀州,并州,如今都已经七十了,还在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位置上待着,现在李绚一句话,终于看到了回朝的希望。



“到时候,授太子少保,有空的话,姑父就多去东宫看看。”李绚轻叹一声,说道:“侄儿最担心的,还是太子之事,他现在虽然还小,但总有长大的一日,如何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太子,是侄儿最操心的事情,毕竟有太多前例在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