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学士欧阳幼明赶紧上前,接过欧阳氏一起去了后院。



欧阳通想了想,也还是站了起来,和李绚说了两句之后,也跟着去了后宫。



宴席逐渐的到了尾声,等到最后一波舞娘退去,李绚这才轻敲酒樽,整个大殿内外,一瞬间,全部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李绚,神色肃然。



“众卿。”李绚握着筷子,看着群臣,淡淡的笑笑,然后说道:“太宗朝魏百策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非顽固之人,若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众卿可直接上书于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亦可投书铜匮,密奏于朕,不管对错,朕概不究之……”



“陛下贤明,文成武德,神无不照,灭吐蕃,伐西域,平武逆,定天下,此千古之功,臣工部郎中唐见日,伏请陛下筹祭泰山,则普天欣赖,怀生再造,朝闻夕死,抃若登仙。臣等深荷玉成,不胜至愿,重竭愚瞽,昧死以闻。”唐见日从宴席之中走出,对着李绚沉沉叩拜。



“筹祭泰山?”李绚微微有些发愣,唐见日怎么突然说这话了。



殿中群臣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唐今日是太宗皇帝的外孙,豫章公主的儿子,怎么今日竟然认可李绚有千古之功,还劝他筹祭泰山,这太古怪了。



李绚看着唐见日,突然温和的笑道:“祭祀泰山,朕亦有所求,但朕所知,朕眼下还无这等资格,或许他日将这天下,治理成千古唯一的盛世,到那时,朕或许会考虑祭祀泰山,在那之间,便是有功,最多也不过祭祀嵩山,或者更近一步祭祀华山,朕心中有数,不会耗费太大的。”



“陛下圣明。”群臣齐齐叩首,但心中明白,李绚虽然说不到盛世,不会祭祀泰山,但祭祀嵩山,祭祀华山,却都透露了他更大的野心,祭祀五岳。



这是高宗时期的事情啊。



超越高宗,超越太宗,大唐的历代皇帝啊,他们一生的目标,总是如此明确。



“好了,今日便至此吧,宫中稍后有赏赐赐下,明日,众卿一起与朕奋力,共建大唐盛世。”李绚笑着摆摆手,群臣立刻起身,躬身道:“臣等领旨,臣等恭送陛下。”



……



夜色黄昏,两仪殿金吾士卒的身影拉出长长的倒影。



李绚一身明黄色衮龙袍,斜靠在殿前的御榻之上。



一侧的木箱之中,放着一本本奏章。



不时的有内侍快速的将奏本送入,本就厚厚的一摞,还在增高。



“陛下!”刘瑾瑜的声音在侧畔响起,同时问道:“陛下还在等吗?”



“嗯!”李绚侧身看向一侧的木箱,轻声说道:“到如今已有一百七十三本贺章送到了朕的面前,皇后知道这意味着着什么吗?”



“已经有一百七十三位刺史臣服在陛下脚下。”刘瑾瑜轻轻躬身的同时也感到一阵惊讶。



李绚虽然已经掌握了长安洛阳,甚至还有雍州剑南陇西昌蕃,西域和江南的支持,但天下刺史,最着紧的,还是河北河南山南和淮南。



李绚是十七日祭祀太庙之后即位的,如今过了不过七日时间。



按日行六百里算,一千八百里方圆内的所有刺史这个时候都应该送上贺章。



整个天下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