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和四郎,也就不用死了,我大唐也不至于差点被人灭了国。”



提及灭了国,李元嘉脸上咬牙切齿,满是恨意。



武后灭唐立周的心思隐藏的很深,但她终究是一步步的走了出去,一直到今天,真面目彻底暴露在众人眼前。



“这些日子,我们去神都苑收拾了纪王和许王的棺椁,打算将他们迁回长安,然后安葬在昭陵。”李元嘉看向李绚,问道:“你觉得呢?”



昭陵是太宗皇帝的陵寝,按照朝制,其实最适合安置的是乾陵。



但他们总归是死在武后的手里,地下见了李治,怕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见了太宗皇帝,还能告告状。



“好。”李绚点点头,心中叹息一声。



“二十七郎,你觉得为什么会有武逆之变?”李元嘉稍微走上前,目光直直的看向端门之上。



李绚有些明白了李元嘉的意思,顺着他的话说道:“宗室在外太多,高宗皇帝虽然扶持起了侄儿,但都安置在外,一旦有乱,的确能够迅速的返回朝中平乱,但中枢就难保了。”



“所以呢。”李元嘉转身,目光笔直的盯着李绚。



“宗室必须有人在中枢。”李绚很直接到替李元嘉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但紧跟着李绚又说道:“但,宗室在中枢不能掌重权,侄儿的意见,是一个礼部尚书,加上一个宗正寺卿……尤其是宗正寺卿,必须由宗室接任。”



李绚清楚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而且这也是他认真在想过的。



礼部尚书掌管礼仪,但宗正寺卿却是能够在帝位传承这种大事上发话的,而且很重要。



“但是现在,礼部尚书韦待价在宫里被囚禁,宗正寺卿韦思谦在江南不知所踪,怎么办?”李元嘉依旧盯着李绚。



“很难。”李绚摇摇头,看向紫微宫,轻声说道:“韦待价出来之后,这个礼部尚书很难挪动,但韦思谦,他在扬州任了太师,所以宗正寺卿这个位置,他得让出来。”



“睿宗皇帝登基的时候,太师授给了霍王,所以霍王任宗正寺卿。”李元嘉直接做了交换。



李旦登基之后,让韩王做了太傅,霍王做了太师,舒王做了太尉,李绚是司空。



李元嘉的意思,是李旦登基加封的那一套,他们还是得认。



不过可以换。



李绚做了太尉,舒王可以做司空。 韦思谦作为太师,霍王可以去做宗正寺卿。



“可以。”李绚赞同的点头,然后说道:“这样,侄儿让吏部重新拟定一个名单,睿宗皇帝时期的任命,天子回来之后,再重新册封一次……不过王伯,此事得和诸位叔伯兄弟说清楚,天子归来之后,不会效仿睿宗那时候胡乱加封了,一切需要按规矩来。”



……… “按规矩最好。”李元嘉松了口气,看向李绚说道:“二十七郎,宗室这么多人,都支持你,就是因为伱是守规矩的人,按规矩做事,就不会乱。”



李绚沉默了下来,他在拿下长安和洛阳之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按照高宗时期的规矩来。



实际上李显继位之后,走的也是这一套,但可惜,他被人强杀了。



“你说,天子要是回不来,怎么办?”李元嘉突然目光精亮的盯着李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