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然后当着李绚的面,高声念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十二月癸丑,望二十三壬辰日,皇帝若曰:…



於戏!



天命所降,命火飘零。  



冬日天寒,苦折甚重。



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忧思妄念,终有所定。



朕以德薄,处政三十四载,兆自元元,光宣道化,终幸变率土於寿域,济苍生於福林。



然,患病风疾,日渐不安,有愧天下,寤寐乃诚。



命理之事,在天在圣,惟不在朕。



朕之忧心,在百年之后,在太子之身。



太子显,聪慧仁孝,朕之唯选,然后天下之事,在乎人心。



人心不安,天下动荡,故有此遗诏。



彭王绚,朕之二十七弟,为人淳厚,善理地方,是为太子股肱,安定金梁。



朕之有命,彭王绚,来年二月返归蕃州,然后征伐西域,不得有误。



诸事为国,朕心方安。



然辗转之际,忧思突生,难以抑制。



故,令彭王绚,以中枢安定,皇权巩固为基,统帅大军,镇压四方。



若他日有变,朝野动乱,皇权不安,则,令彭王绚,以天下安定,百姓乐业为准,起兵平乱,巩固朝政。



是以,从遗诏颁布之时起,免彭王绚右卫大将军职……”



……



宣诏到这里,云弘胤下意识的看了李绚一眼,李绚神色无比平静。



随同他来长安的数万骑兵,也一样平静,反而是长安城上下的士卒有的已经忍不住私语起来。



先帝遗诏之中,竟然要免去李绚的右卫大将军职。



这太令人意外了,便是薛孤吾都感到一阵惊讶,心口微微轻松。



就在这个时候,云弘胤继续捧起圣旨,开口道:“免彭王逻些道安抚使,逻些道行军大总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职。



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任国子祭酒,参知政事,统领天下兵权。



平定叛乱,稳定朝局。



遗诏颁布之时,若天下安定,朝野和谐,则任何人闻遗诏之时,可凭此遗诏,直接斩首彭王,封国公,拜为十六卫将军……”



李绚的嘴角微微一抽,李治免了他的右卫大将军,逻些道安抚使,逻些道行军大总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的职务,却直接升他为太尉,而且开府仪同三司。



这恰好和李重照对李绚的封赏一致。



可以看得出,裴行俭是提前打开了他的那份遗诏。



从而用他的那份遗诏作为对比,才会任命李绚为太尉。



这本身就是李治的目的。



李治没有在遗诏上做什么手脚,而是实实在在的对未来做了安排。



或许也正如他在圣旨中所说的那样,是临终之前,辗转反侧,多有所思,多有所想,最后才做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