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宋之问眼睛发亮,忍不住走到侧后的桌案上坐下,快速的将李绚的言语书写下来。



李绚这个时候也突然感慨起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武三思一脸茫然,不知道李绚怎么突然间就如此的大发感慨。



李绚摇摇头,然后抬头看向武三思,拱手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整个大殿已然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李绚的念诵声,和宋之问的快速书写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绚转身看向李重照,郑重的拱手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重照虽然年少,但是知道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已经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一旁的武三思已经彻底的懵了。



他知道,今日这一篇文章传扬出去,李绚这个太子师的名头会牢牢的坐死。



而是不是李纲那种带着倒霉光环的名头,而是颇有些圣人意味的名头。



“王爷。”宋之问站了起来,走到李绚面前的桌案,恭敬的放下抄写的文章。



李绚拿起一旁的笔,轻轻写道:“太子重照,年初五,好古文,望六艺经传皆通习,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腰间拿出印章,李绚直接在上面盖下。



宋之问满是激动的转身,对着太子沉沉躬身,然后小心的将文章放在李重照面前,轻声说道:“这篇文章,臣要收藏在崇文馆做镇馆之宝,一会再抄写一遍给殿下送来。”



“好!”李重照下意识的点点头。



没有丝毫犹豫,宋之问立刻拿起文章,快步朝外面走去。



李绚这个时候,也站了起来,看向李重照,沉沉拱手道:“殿下,臣今日所言,尽皆在此,还望殿下千秋安康,臣告辞了。”



“送叔祖。”李重照拱手还礼。



李绚再度躬身,转身朝殿外走去。



……



行走在东宫宫道上,李绚神色平静,就在这个时候,武三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爷。”



李绚诧异的停步转身,拱手道:“郡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