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小雨熹微。



雨滴从天空细细的落下。



如同珠帘一样,看上去诗意十足。



李绚手里撑着油纸伞,缓步在宫道之上,最后来到了东宫门前。



“少保!”上下数十名金甲士卒,手握刀槊,对着李绚肃然躬身。



李绚平静的点头,目光落在同样肃然拱手道宫门守将,太子右卫率司马韦嗣立身上。



韦嗣立是宗正寺卿韦思谦的儿子,是扬州大都督府户曹参军韦承庆的亲弟弟。



李绚回到长安之后,便立刻用自己太子少保的身份,调恰好在长安的双流县令韦嗣立为太子右卫率司马。



吏部侍郎郭正一没有怎么在意,就通过了。



韦嗣立是皇后的堂弟,是太子的舅父,为人身份又合适,没人阻挠这个任命。



不仅是韦嗣立,李绚在将许多东宫旧部调往其他十六卫任职的同时,也从其他十六卫当中,调了很多世家子入东宫任职。



当然,全部都是武职。



李绚是太子少保,又是右卫大将军。



十六卫的世家子弟,看到是东宫的位置,没有犹豫便投了过来。



之前的那些人离开,其实是因为太子太年少的缘故。



不过五岁。



李绚笑笑,走进了东宫之内。



两侧的官廨之内,已经开始有人在走动。



……



明德殿内,李重照坐在桌案之后,太子崇文馆学士宋之问正在教李重照读论语。



太子家令武三思站在一侧。



李绚平静的走入,脚步声不轻不重。



李重照抬头,看到李绚站在殿外,忍不住的抬头,笑着道:“叔祖!”



李绚神色肃然的走进殿中,拱手道:“臣太子少保,彭王绚,见过太子。”



李重照神色肃然起来,点头道:“少保请坐。”



“谢殿下。”李绚微微躬身,然后才走到一旁坐了下来,抬头看了武三思一眼,李绚才温和的看向李重照,说道:“臣今日来,是向殿下辞行的,臣明日就要启程西行。”



“西行?”李重照微微一愣,说道:“叔祖要离开长安吗?”



“是!”李绚笑笑,说道:“臣身领逻些道安抚使,蕃州都督,蕃州刺史职,今年还要西行协助中书令,彭城郡公刘相平定突厥。



若是一切顺利,或许臣年底能够回长安一趟,到时再来和殿下探讨学业。”



李重照的脸色微微一苦,随即看向李绚道:“叔祖,叔祖家中几位叔父也一样要读书吗?”



“这个自然。”李绚看了武三思一眼,说道:“臣家中长子志昭,长女霞儿,都已经拜刑部侍郎李昭德为师,等到陛下从长安返回,也是要请李侍郎在空闲之时上门讲课的。”



“刑部侍郎李昭德之前是彭王长史。”武三思开口说了一句,见李重照若有所思,武三思才看向李绚说道:“王爷,难道彭王长史王隐客,不做金昌郡王和福昌郡主的老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