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那一夜,李旦就在嵩山
但博陵崔氏在陇西李氏面前又算什么。
尤其是牵涉到了皇权夺嫡之争,一个不小心,便是身死人灭的下场。
李绚轻叹一声,说道:“嵩山上的事情,依绚来看,与相王是无关,若是说真有什么牵涉,也是元万顷的事情。
崔相应该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元万顷在奔走,相王很多事情都是被元万顷所蛊惑。”
崔知温缓缓的点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元万顷已经被皇帝斩了,想要弄清楚嵩山上发生了什么,要么直接去问相王,要么地府去找元万顷。
“往事已矣,生者当前。”李绚目光看向前方,轻声说道:“崔公,陛下让崔公明年和吏部一起负责科举之事,便是陛下的补偿,但若是崔公继续追究那些不着风影的事情,陛下那里就不好说了。”
崔知温抬头看向李绚,李绚神色平静,丝毫没有他言语之中软硬兼施的模样。
心中虽然有一口怨气吐不出来,但崔知温知道,这口怨气对不到李绚身上。
他和这件事情无关,东宫和这件事情无关,但是相王呢?
相王没那么容易动手,那夜虽然大雪,但相王行动有太多人盯着了。
或许是元万顷动手,但元万顷已经死了,甚至窦思泰都被免职。
追究相王自然是追究不成,追究元万顷,可是别忘了,元万顷是同安郡公郑玄果妻子元氏的族弟。
这件事情说到底,是郑家自己的事情……
“王爷说的没错,越是和皇位接近的东西,牵扯就越危险。”崔知温想起死去的元万顷,神色悲哀起来。
元万顷说到底也是曾经教导了李旦多年的老师。
他还是北门学士,协助武后分宰相职权的北门学士。
可就是他这样的人,说死也就死了。
武后甚至都没有救他一救。
“郑家的事,郑家自己去处理就好了,而且东宫娶郑九娘,便是郑家怕也不愿意多追究这些。”李绚轻轻一句话,崔知温脸色微变。
在他家堂姐刚刚过世的时候,皇帝依旧让东宫娶郑九娘,目的自然便是分裂郑家。
郑玄果一脉,之所以能够成为郑家主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郑仁泰是玄武门功臣,和皇帝还有几分情分。
如今若是皇帝对郑玄果一脉不再青睐,反而亲信郑玄楷一脉,那么郑玄果的仕途恐怕将走下坡路。
守孝三年,这可不是一个玩笑话。
若是在当年还好,不过是守孝一年,但自从天后要求官员家中父母病逝者,守孝三年之后,再度任官的难度就要大上许多。………
而且有这样危机的,也不只是郑家,崔家又能好到哪里去。
崔知悌身体不好,明年依旧要致仕。
崔知温的身体也强不到哪里去,关键是他现在不再是宰相。
崔知温突然明白了皇帝任命他明年和吏部兼管科举的目的。
崔家是崔家,但崔知温是崔知温,他们四兄弟之间,崔知温的仕途是最好的,但即便如此,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尤其是牵涉到了皇权夺嫡之争,一个不小心,便是身死人灭的下场。
李绚轻叹一声,说道:“嵩山上的事情,依绚来看,与相王是无关,若是说真有什么牵涉,也是元万顷的事情。
崔相应该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元万顷在奔走,相王很多事情都是被元万顷所蛊惑。”
崔知温缓缓的点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元万顷已经被皇帝斩了,想要弄清楚嵩山上发生了什么,要么直接去问相王,要么地府去找元万顷。
“往事已矣,生者当前。”李绚目光看向前方,轻声说道:“崔公,陛下让崔公明年和吏部一起负责科举之事,便是陛下的补偿,但若是崔公继续追究那些不着风影的事情,陛下那里就不好说了。”
崔知温抬头看向李绚,李绚神色平静,丝毫没有他言语之中软硬兼施的模样。
心中虽然有一口怨气吐不出来,但崔知温知道,这口怨气对不到李绚身上。
他和这件事情无关,东宫和这件事情无关,但是相王呢?
相王没那么容易动手,那夜虽然大雪,但相王行动有太多人盯着了。
或许是元万顷动手,但元万顷已经死了,甚至窦思泰都被免职。
追究相王自然是追究不成,追究元万顷,可是别忘了,元万顷是同安郡公郑玄果妻子元氏的族弟。
这件事情说到底,是郑家自己的事情……
“王爷说的没错,越是和皇位接近的东西,牵扯就越危险。”崔知温想起死去的元万顷,神色悲哀起来。
元万顷说到底也是曾经教导了李旦多年的老师。
他还是北门学士,协助武后分宰相职权的北门学士。
可就是他这样的人,说死也就死了。
武后甚至都没有救他一救。
“郑家的事,郑家自己去处理就好了,而且东宫娶郑九娘,便是郑家怕也不愿意多追究这些。”李绚轻轻一句话,崔知温脸色微变。
在他家堂姐刚刚过世的时候,皇帝依旧让东宫娶郑九娘,目的自然便是分裂郑家。
郑玄果一脉,之所以能够成为郑家主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郑仁泰是玄武门功臣,和皇帝还有几分情分。
如今若是皇帝对郑玄果一脉不再青睐,反而亲信郑玄楷一脉,那么郑玄果的仕途恐怕将走下坡路。
守孝三年,这可不是一个玩笑话。
若是在当年还好,不过是守孝一年,但自从天后要求官员家中父母病逝者,守孝三年之后,再度任官的难度就要大上许多。………
而且有这样危机的,也不只是郑家,崔家又能好到哪里去。
崔知悌身体不好,明年依旧要致仕。
崔知温的身体也强不到哪里去,关键是他现在不再是宰相。
崔知温突然明白了皇帝任命他明年和吏部兼管科举的目的。
崔家是崔家,但崔知温是崔知温,他们四兄弟之间,崔知温的仕途是最好的,但即便如此,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