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这一笔,替李绚挡了不少灾。



崔家日后或许少不了要找麻烦,但有自己的判决,崔家也没法多说什么。



李治忍不住的摇摇头,这件事终究是崔家自己出了问题。



竟然没有安排县丞,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崔家在吏部的那位郎中,恐怕就别做了。



彭王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虽然和他御史台崔谧,骞味道那些人关系一般,但是狄仁杰,陆元方,杨执柔都曾经和他合作过,更别说还有在职的姚崇和李昭德,甚至刚刚被李显调进御史台的毕构。



真要闹起来,崔家的人反而不好收拾。



……



李治站了起来,走到了大殿门前,一身金色龙袍,让他显得格外有精神。



微微伸了一个懒腰,春阳温暖的阳光落在身上,李治不由得微微眯眼,感到一丝惬意。



一个冬天,一个春天。



虽然他也常去紫宸殿参加朝会,但更多的时间,是待在蓬莱殿。



天终于暖了,甚至就连纠缠在腿弯和膝盖上的疼痛也少了许多。



朕终于又熬过来一个冬天。



李治笑笑,然后有些慵懒开口道:“传旨,令御史台查察,朝中各官各司有多少有职领饷但却无人的情况。”



蓬莱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就彻底凉了下来,殿中一名舍人已经从帷帐之后站了起来,拱手道:“喏!”



帷帐之后其他人哪里不明白,皇帝就是要彻查吃空饷的行为。



想起之前皇帝看的奏本,很多人都知道从哪里去找答案。



看着门下舍人快步离开,李治收回目光,接续开口:“传旨,令太史局上奏三月天下降雨之数。”



“喏!”另外一名舍人跟着站了起来,拱手应命而去。



深深的吸一口气,李治有些沉迷春日阳光的温暖。



从二月以来,整个长安就细雨不断。



虽然并不大,但不停的缠绵下来,着实有些烦人。



更别说,这甚至更加印证了太史局,关于今年有洪涝的猜测。



李治虽然一直待在蓬莱殿,但朝野之事,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他的掌控。



洪涝这件事情,必须要更加注意。



年底就要封禅,年中要是来一场控制不住的洪灾,李治的脸都不用要了。



“传旨,令工部派人,到各州县查察水渠修缮状况,若有刻意懈怠者,县令以下直接罢黜,刺史一级,当年吏部考核下评。”李治的脸色冰冷起来,又是一名舍人站起,然后拱手应命离开。



洪涝治水,并不是都水监一家之事。



都水监管的都是大江大河,桥梁船舶,至于大江大河触及不到的地方,都在各州县的管辖之内。



一旦天降大雨,那么整个地方都要受灾,若是治理不好,恐怕整个地方都要糜烂。



看着前方阳光下的紫宸殿,李治心思平静了下来。



“传旨,令太子太傅,乐城县公刘仁轨,从三省六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