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了一些,大多数时候都是随意的站着。



李显走到了高台之上,几位宰相和尚书,还有寺卿,很快就汇集了起来。



……



“父皇封禅,孤打算全力促雍州之地该种粮食的地方全都种上粮食。”稍微停顿,李显脸色冰冷的说道:“若是有谁故意空缺,雍州府一律收回其田,不管是谁人功勋也是一样。”



如果仅仅是雍州府的事情,陆元方和苏良嗣两个人就能办妥,但是牵扯到不少朝中的功勋贵戚,就需要谨慎一些。



诸位宰相不由得一顿,他们能体会李显想要为皇帝封禅添砖加瓦的心情,但大唐开朝以来,关于百姓田地之事,除了授田,多是以收税为手段,促使百姓多种粮。



毕竟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恨不得每一亩田上种上十分粮,但对于功勋贵戚家族,人家只管交税就好,其他不论。



现在李显为了皇帝封禅,做形式主义,还要对空田的功勋贵戚家族惩罚,这就多少有些惹人非议。



就在这个时候,段宝玄幽幽的开口道:“永徽律: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



“弃田之罪?”裴炎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当了多少年的刑部尚书立刻就明白了段宝玄的想法。



御史大夫崔谧站出拱手:“殿下,此罪太过牵强严苛了。”



“御史大夫所言的确有理,朝廷是不管弃地不种的,只要能够在秋后交够足够的赋税就足够了,但是这些人是不交赋税的,也就意味着他,朝廷没有办法约束他们。”苏良嗣走出,平静的看着崔谧,眼神冷峻。



“也不一定就没有办法,是吧,窦县令。”狄仁杰站在一旁,轻轻的开口。



窦驰勉强笑笑,这种时候,没有他开口的地方。



崔谧顿时皱起了眉头。



狄仁杰这话是不错,因为地方功勋贵戚,难免有触犯律法的地方,真要死死的纠察,谁也免不了要倒霉。



段宝玄明显是要支持李显,以他刑部尚书,前大理寺卿的身份,真要介入,怕是麻烦不小。



“何必争呢。”刘仁轨终于开口,众臣同时转身,拱手看向刘仁轨。



刘仁轨则是转身看向李显,拱手道:“殿下此番作为,除了贺陛下封禅大典以外,恐怕也有担忧今年夏秋洪涝会伤及农粮的缘故,故而才要求尽可能多的多种粮,这样一旦有灾,长安洛阳,也能有足够的粮食度过灾年。”



李显抬手,恭敬的对刘仁轨说道:“孤只是担心。”



“殿下所思所想无差,既然如此,那么便直言行令,令雍州,华州,陕州,洛州各地,今春今夏全面备粮以防洪涝,担忧懈怠者,不论官府还是功勋贵戚,一律重罚,没收田产,褫夺爵位,概不宽恕。”



“便如左相所言,东宫,司农寺,雍州府一起上奏,阁部审核下行。”李显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喏!”群臣同时拱手。



李显目光落在窦驰身上,开口道:“武功县耕作牲畜不足,东宫出一笔钱,购买牲畜借于武功县,秋收之后收回,若有短缺,武功县补足。”



“臣多谢太子殿下。”窦驰脸上顿时满脸欣喜,李显虽说要收回,但也不过是为了避免浪费和私挪,这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