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拱手之后快步离开。



“传旨,令闻喜县公裴行俭押送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温傅至昭陵,祭告先帝,然后押送太庙,祭告先祖。”李治的命令再下,又是一名舍人站了起来,拱手之后,快步离开。



“传旨中书省,起草诏书,敕封闻喜县公裴行俭为绛国公;起草诏书,恩准尚书右仆射郝处俊致仕;起草诏书,升赵国公李敬玄为尚书右仆射;起草诏书,升彭城县公刘审礼为中书令;起草诏书,升兵部尚书裴行俭为侍中。”李治一连串的话,直接不停的说了出来。



帷帐之后,当值的最后一名舍人站了起来,拱手后迅速离开。



“传旨。”武后这个时候开口,内侍监仇宦站了出来拱手,武后说道:“召刑部尚书裴炎回京。”



“努力!”仇宦躬身,然后快步离开。



李治神色平静的看向殿外晴朗的天空,轻声说道:“如今剩下的一切,就看裴炎和裴行俭两个人如何争了,只希望输的那个人,心里没有怨气。”



武后宽慰的拍拍李治的胳膊。



她知道,皇帝实际上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足够丰厚的赏赐,但并不是没有人都有机会接下这份赏赐的,尤其是裴行俭。



裴炎虽然机会颇多,但若是他失手出了差错,那么也不会有人替他兜着,那时候,这个刑部尚书,他就得再做十年。



或许他连这个刑部尚书都留不住。



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和皇帝有关,也与他们自己有关。



……



彭王府,后院花池侧畔,竹林青翠,黄菊幽香。



刘瑾瑜抱着昭儿坐在短榻上,低头看着一本密报,霞儿站在一旁的桌案前,面色认真的写字。



一侧李笔快速的从门外而入,走到刘瑾瑜面前,拱手道:“王妃,公主殿下刚才派人传信,她今日就不过来了,她和驸马去东山踏春去了。”



“嗯,不来也好,正好避过朝中的这番乱事。”刘瑾瑜轻叹一声,看着手里的密报。



密报上赫然写着:“刑部尚书裴炎奏兵部尚书裴行俭军报有误,阿史那·伏念并非主动归降,乃是因副将张虔勖、程务挺逼迫,同时回纥、薛延陀等部从漠北往南进逼,走投无路才降,不当以降臣奖赏,而当以罪臣问罪。”



“陛下问张虔勖、程务挺其事,二人言,裴尚书所言有事。”刘瑾瑜抬头看向李笔问道:“你怎么看?”



李笔谨慎的拱手道:“回禀王妃,如此一来,虽然看似是在质疑朝廷对阿史那·伏念等人的处置,但实际上是在质疑闻喜县公的军功,一项有疑,则全部有疑。”



“那么这事谁对谁错,陛下又会如何决断?”刘瑾瑜继续追问。



“根据朝廷邸报,阿史那·伏念的确是因被围困而降,虽然闻喜县公以大局计而允其归降,但不改根本,最多论罪时不处斩刑。”



“但若是斩了呢?”



李笔顿时沉默了起来,拱手说道:“恐伤人心。”



刘瑾瑜轻叹一声,说道:“但陛下已经下旨中书省,准备封闻喜县公为绛国公,侍中,陛下终归还是认可闻喜县公的功劳的。”



李笔摇摇头,苦涩的说道:“闻喜县公恐会不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