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曾向武帝举荐了两个人才,卫青和霍去病。



这两个人,直接带给了大汉对匈奴几百年的优势,何其难得。



皇帝自然希望太平公主也是一样。



“对了。”李治脸色平静下来,看向李绚说道:“太平一两年内就要大婚,除夕夜那几人你也看到,你觉得谁更合适一些。”



李绚神色诧异,拱手道:“陛下,薛绍,崔璩,卢垣,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而且全都是顶级世家出身,堪可与公主相配,至于说最后属谁,全在陛下和天后,还有公主的决断之中,何须臣妄言。”



“哼,你刚才不是挺敢说的吗,现在怎么又胆小起来了。”李治一挥长袖,然后看向李绚说道:“说吧,朕就听听。”



“喏!”李绚松了口气,然后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若说谁最适合公主,臣觉得其实还是薛绍要好一些。”



“为何?”皇帝平静的抬头,这个答案似乎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因为臣觉得,若是在特殊情况,比如春猎之时,公主殿下遇到了危险,其他人不说转身逃窜,只说在危机关头,总会犹豫,但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保护公主的,恐怕也只有薛绍。”李绚低头拱手,神色感慨。



薛绍是众人之中,退路最少的。



薛绍看似才学不俗,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考进士的话,他的机会反而不大。



薛家的确是顶级世家,但实际上能给他的支持不多。



至于说和皇帝之间的亲戚关系,李治在的时候,还能够照顾一二。



万一哪一天皇帝不在了,那么不管是李显还是李旦,对他都没有多少感情。



他唯一真正能够把握住的只有太平公主,所以为了公主,他会拼尽一切去努力。



这便已经足够了,这也是皇帝选婿的最重要标准。



更别说,薛绍是他姐姐城阳公主的儿子,自己人总比外人要好,他又不需要用女儿来拉拢谁。



“好了,朕知道了。”李治摆摆手,不再纠缠这些儿女之事。



他抬头,神色郑重的看向李绚:“二十七郎,现在距离当年说授你嗣彭王已经越来越近,到时候,你为嗣彭王,你儿子做金昌郡王……到了如今最后的梗节,你可千万不要疏忽大意。”



“陛下放心。”李绚沉沉的拱手,说道:“论钦陵国之大敌,臣虽掌握有地形优势,也有挑拨吐蕃朝堂之能,但论钦陵必有出其不意的招数,甚至于在吐蕃之内,还有其他更多才智之士,不将这些问题解决,臣绝对不会有丝毫大意。”



“如此就好。”李治看到李绚如此条理清晰,摆摆手,说道:“你去吧,朕希望能看到你将吐蕃国主押送到朝堂,为我大唐君臣跳舞献乐的一日。”



李绚拂开长摆,然后直接跪倒在地,沉沉叩首:“陛下保重,陛下千秋万年。”



“去休,去休。”皇帝大笑着摆手。



李绚这才站起来,拱手缓缓的退了出来。



站在殿门前,李绚再度沉沉的躬身,然后才转身离开。



……



等到李绚离开许久之后,李治的脸色才缓缓的沉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