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和武承嗣的交易
李绚的面子,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李绚将桌案上的酒杯轻轻向前一推,轻声说道:“不需要太好的成绩,哪怕是最后一名,只需要能中举便可以。”
稍微停顿,李绚说道:“若是没有今年这些事,凭借他们的才学,加上绚刻意找人教的科考窍门,中进士本是应当之事。”
科考是有窍门的,很多时候,越是才学顶尖的人,越不容易中举,原因就在于看不破科举的窍门。
世家大族,能够屡屡有族人中举,就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窍门私藏了起来,作为家族秘传,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如今李绚用了这些手段,只要再往前推一推,这些人中举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武承嗣缓缓的点头,说道:“麻烦王爷准备几份行卷,承嗣转交给窦翁。”
“如此,你我便算是各得所求。”李绚举起酒杯,和武承嗣稍微一碰,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李绚轻松的说道:“国公从绚这里拿走一位英才,绚也只好自己想办法弥补。”
武承嗣笑了,李绚这么一说,他觉得平衡许多。
稍微停顿,武承嗣问道:“今年攻伐唐古拉山,听说论钦陵在唐古拉山关卡之上布置了重兵,王爷可有把握?”
“说实话,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李绚略微思索,说道:“吐蕃国内人心动荡,毕竟多少年来,他们还从来没有被人打到唐古拉山口。
更别说一旦唐古拉山口被攻破,我军便会直扑吐蕃内境,那里更是多年未逢战事,绚想,初期应该是顺利的。”
“初期?”武承嗣敏锐的把握住了李绚的关键。
“是啊!”李绚点点头,说道:“吐蕃之战,一旦拿下唐古拉山,之后的重心便在逻些。绚听人提起过,逻些城是一座坚城,如今更是再度加固,若是没有好的策略,围困一两年也是正常。”
武承嗣缓缓的点头,大唐在历史上并非没有这样的先例。
当年先帝攻洛阳,从西出函谷关开始,直接打了三年,打到洛阳城下,又用了十个月拿下洛阳。
这还是因为之前王世充消耗了太多军粮,导致军粮不足的原因。
而在那之前,洛阳可是有八十七年没有被攻破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进入吐蕃之后,可以缴获粮草供应大军所需,朝中的压力可能就不会那么大了,毕竟粮道实在太长。”李绚忍不住感到有些后怕,随即又苦笑的说道:“希望论钦陵不要搞什么坚壁清野之策。”
武承嗣嘴角微抽,然后说道:“倒也无妨,有户部侍郎跟着,王爷此行必定大获全胜。”
“所以才需要人才。”李绚看着武承嗣,认真说道:“绚不仅需要从昌州抽人,甚至整个西北道,还有长安各部寺,都需要抽调大量的官员过去,周国公若是有什么人才推荐的,绚一定安排个好位置。”
武承嗣脸色一阵尴尬。
如果说李绚要去的地方,并不是太远,那么也不用李绚多说,武承嗣一定会派人监视的,就像弓嗣业一样。
但他去的,是唐古拉山以南的吐蕃,远在三千里之外,通讯漫长不说,而且多有凶险。
甚至很可能就算死在吐蕃也无人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李绚将桌案上的酒杯轻轻向前一推,轻声说道:“不需要太好的成绩,哪怕是最后一名,只需要能中举便可以。”
稍微停顿,李绚说道:“若是没有今年这些事,凭借他们的才学,加上绚刻意找人教的科考窍门,中进士本是应当之事。”
科考是有窍门的,很多时候,越是才学顶尖的人,越不容易中举,原因就在于看不破科举的窍门。
世家大族,能够屡屡有族人中举,就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窍门私藏了起来,作为家族秘传,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如今李绚用了这些手段,只要再往前推一推,这些人中举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武承嗣缓缓的点头,说道:“麻烦王爷准备几份行卷,承嗣转交给窦翁。”
“如此,你我便算是各得所求。”李绚举起酒杯,和武承嗣稍微一碰,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李绚轻松的说道:“国公从绚这里拿走一位英才,绚也只好自己想办法弥补。”
武承嗣笑了,李绚这么一说,他觉得平衡许多。
稍微停顿,武承嗣问道:“今年攻伐唐古拉山,听说论钦陵在唐古拉山关卡之上布置了重兵,王爷可有把握?”
“说实话,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李绚略微思索,说道:“吐蕃国内人心动荡,毕竟多少年来,他们还从来没有被人打到唐古拉山口。
更别说一旦唐古拉山口被攻破,我军便会直扑吐蕃内境,那里更是多年未逢战事,绚想,初期应该是顺利的。”
“初期?”武承嗣敏锐的把握住了李绚的关键。
“是啊!”李绚点点头,说道:“吐蕃之战,一旦拿下唐古拉山,之后的重心便在逻些。绚听人提起过,逻些城是一座坚城,如今更是再度加固,若是没有好的策略,围困一两年也是正常。”
武承嗣缓缓的点头,大唐在历史上并非没有这样的先例。
当年先帝攻洛阳,从西出函谷关开始,直接打了三年,打到洛阳城下,又用了十个月拿下洛阳。
这还是因为之前王世充消耗了太多军粮,导致军粮不足的原因。
而在那之前,洛阳可是有八十七年没有被攻破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进入吐蕃之后,可以缴获粮草供应大军所需,朝中的压力可能就不会那么大了,毕竟粮道实在太长。”李绚忍不住感到有些后怕,随即又苦笑的说道:“希望论钦陵不要搞什么坚壁清野之策。”
武承嗣嘴角微抽,然后说道:“倒也无妨,有户部侍郎跟着,王爷此行必定大获全胜。”
“所以才需要人才。”李绚看着武承嗣,认真说道:“绚不仅需要从昌州抽人,甚至整个西北道,还有长安各部寺,都需要抽调大量的官员过去,周国公若是有什么人才推荐的,绚一定安排个好位置。”
武承嗣脸色一阵尴尬。
如果说李绚要去的地方,并不是太远,那么也不用李绚多说,武承嗣一定会派人监视的,就像弓嗣业一样。
但他去的,是唐古拉山以南的吐蕃,远在三千里之外,通讯漫长不说,而且多有凶险。
甚至很可能就算死在吐蕃也无人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