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密集复杂的人事调动
袁嘉祚这个人,很有手段,而且不服权威,有他在洛州,便是洛州,便是李旦也很难动作。
更别说北门学士路。
这个人调回来是为了稳定东宫的局面的。
其他来敬业,贾敦实,还有韦玄福的调动,恐怕也是为了为了东宫。
韦玄福这个人李绚不太熟悉,但肯定,他不是韦氏的亲叔父,那么想来就应该是堂叔父了。
有韦家影响,他自然是以东宫为主。
李绚顿时醒悟了过来,皇帝调动东南的目的,是为了明年的纺车之事。
草原大战,不管河北还是陇右,甘凉,明年一年的收成就都别想了。
想要维系朝政收入,就必须要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江南的丝绸。
大唐的皇帝可没有愚蠢到在草原和吐蕃还在开战的情况下,就搞什么改稻为桑,现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的保证才是最大前提。
所以提高丝绸的产量,便只有通过改进纺织效率一途。
李绚去年给李显的改进的纺车图,明显被皇帝看进了眼里。
今年,东宫要在东南全面铺开升级纺车,皇帝自然要大开便利。
韦玄福是韦家的人,来敬业是来遂的叔父,至于贾敦实,他是孝敬皇帝李弘时的太子右庶子。
后来李弘病故,贾敦实调任怀州刺史,润州刺史,现在到杭州刺史,多少是为了让他养病的。
……
李绚目光从李显身上抽离,前一位越州都督段宝玄,如今任大理寺卿,现在的袁嘉祚又调任洛州长史。
来敬业,如今从杭州刺史,调任越州都督,下一步调回朝中,恐怕也是类似的要害位置。
雍州长史,洛州长史,甚至可以说是天下刺史之最,位置还要在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之上。
来家,如今再度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来遂去年从兵部员外郎,调任幽州刺史府司马,去年增援定州,也算是初立功勋。
一切总算踏上了正轨。
就在这时,李绚突然听到李显念到了逻些道三个字,赶紧认真起来。
“……命户部侍郎王德真,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跟随大军,进入吐蕃,辅理军民……”
“……命右武卫麹崇裕,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坐镇昌州,调运粮草……”
王德真,麹崇裕全部拱手站出,然后俯身领命。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但少数人却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他们知晓,王德真是李绚叔父欧阳通的好友,麹崇裕,更是李绚侧妃麹豆儿的父亲。
虽然是户部侍郎王德真在前线控制住了粮草调动,但这样两个人都在李绚身边,真的好吗?
就在这个时候,李显继续开口:“……授左卫将军王孝杰云麾将军,调长安听任。”
李绚赶紧站出,拱手:“臣,逻些道行军总管李绚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孝杰调回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更别说北门学士路。
这个人调回来是为了稳定东宫的局面的。
其他来敬业,贾敦实,还有韦玄福的调动,恐怕也是为了为了东宫。
韦玄福这个人李绚不太熟悉,但肯定,他不是韦氏的亲叔父,那么想来就应该是堂叔父了。
有韦家影响,他自然是以东宫为主。
李绚顿时醒悟了过来,皇帝调动东南的目的,是为了明年的纺车之事。
草原大战,不管河北还是陇右,甘凉,明年一年的收成就都别想了。
想要维系朝政收入,就必须要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江南的丝绸。
大唐的皇帝可没有愚蠢到在草原和吐蕃还在开战的情况下,就搞什么改稻为桑,现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的保证才是最大前提。
所以提高丝绸的产量,便只有通过改进纺织效率一途。
李绚去年给李显的改进的纺车图,明显被皇帝看进了眼里。
今年,东宫要在东南全面铺开升级纺车,皇帝自然要大开便利。
韦玄福是韦家的人,来敬业是来遂的叔父,至于贾敦实,他是孝敬皇帝李弘时的太子右庶子。
后来李弘病故,贾敦实调任怀州刺史,润州刺史,现在到杭州刺史,多少是为了让他养病的。
……
李绚目光从李显身上抽离,前一位越州都督段宝玄,如今任大理寺卿,现在的袁嘉祚又调任洛州长史。
来敬业,如今从杭州刺史,调任越州都督,下一步调回朝中,恐怕也是类似的要害位置。
雍州长史,洛州长史,甚至可以说是天下刺史之最,位置还要在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之上。
来家,如今再度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来遂去年从兵部员外郎,调任幽州刺史府司马,去年增援定州,也算是初立功勋。
一切总算踏上了正轨。
就在这时,李绚突然听到李显念到了逻些道三个字,赶紧认真起来。
“……命户部侍郎王德真,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跟随大军,进入吐蕃,辅理军民……”
“……命右武卫麹崇裕,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坐镇昌州,调运粮草……”
王德真,麹崇裕全部拱手站出,然后俯身领命。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但少数人却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他们知晓,王德真是李绚叔父欧阳通的好友,麹崇裕,更是李绚侧妃麹豆儿的父亲。
虽然是户部侍郎王德真在前线控制住了粮草调动,但这样两个人都在李绚身边,真的好吗?
就在这个时候,李显继续开口:“……授左卫将军王孝杰云麾将军,调长安听任。”
李绚赶紧站出,拱手:“臣,逻些道行军总管李绚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孝杰调回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