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门外,寒风冷冽。



一队红衣金甲的千牛卫肃立在官道两侧,旌旗飘扬。



远处一千黑衣黑甲的右卫骑兵,在肃然等候。



一身黑袍的刑部侍郎韦待价,当着李绚的面,将金杯之中的美酒饮尽。



李绚接过金杯,看了一侧恭敬的周乾一眼,然后才神色认真的说道:“扶风侯多年边事,诸事不需小王多嘴,但单于都护府事,还请尽量查实,东宫需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王爷放心,草原之事,下官北上之后,必定尽快有消息送回朝中。”五旬年纪的韦待价,认真的对李绚拱手。



如今,韦家女是太子妃。



韦家与东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帝此次刻意让韦待价北上调查,除了因为他是刑部侍郎的原因,还因为他和东宫的关系。



甚至这一次护卫他北上的周乾,还有一千右卫骑兵,全部都是李绚的旧部。



李绚退后半步,拱手道:“扶风侯小心。”



“王爷保重。”韦待价点头,然后转身上了高头大马,一打缰绳已经朝远处而去。



周乾对着李绚拱手,然后上马紧追而去。



前方的整队千牛卫骑兵,同一时间上马,跟着周乾的身后朝着更远处而去。



一时间烟尘滚滚。



苏良嗣站在李绚身侧,皱眉说道:“王爷会不会太过于担心了?”



“兵凶战危,本就艰险,更何况还有人事。”李绚转身,朝远处战马的方向而去,同时略带担忧的说道:“此次扶风侯北上,若是能成功返回,则事情一切了然,若是无法查清真相,赵国公就危险了。”



苏良嗣停步,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陛下真的会换相?”



“如果证据查实一定会的。”李绚十分肯定得点头,走到马侧,翻身上马,然后对着同样上马的苏良嗣说道:“因为一旦有实据,到时候希望赵国公罢相的人会有很多,窦家,裴家,甚至韦家,都会希望赵国公离开中书令的位置。”



窦家是相王的妻族,韦家是太子的妻族,如果他们真的都希望李敬玄罢相,而他又被抓住了把柄,那么麻烦很大。



“更甚至,就连赵郡李氏自己,也会希望赵国公罢相的。”李绚一句话说完,然后猛地一甩缰绳,整个人已经直接向前冲去。



苏良嗣停在原地,脸色一时间无比复杂。



他知道,李绚说的是没错的。



如果赵郡李氏真的被查实有多人外通突厥,那么到时候,避免整个家族被牵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李敬玄来替换。



这边一个宰相下去了,只要能够保证后续,那么用不了几年,赵郡李氏就会送另外一个宰相上去。



如果只是保住了李敬玄,而让整个家族的下一辈都受到重创。



堵死前路,那么整个家族在未来二十年里,都将无望宰相之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是很清晰的。



世家大族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动作利索的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李敬玄哪怕仅仅是和赵郡李氏连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