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了,听说,你府中也有人要今年科考?”



“是,河北宋璟,栎阳县令宋务本之孙,卫州户曹参军宋元抚之子,宋务本早年曾随左相在高句丽征战,有几分香火情,便在臣等府上读书。”李绚简单的说了来龙去脉。



宋璟是刘仁轨的关系,刘瑾瑜拉到了彭王府。



“臣调用过几次,其人能力不俗,不在姚崇之下,若能中举,当能为陛下,为朝廷效力。”李绚认真躬身。



“要不今年科举之后,朕也将其调到昌州?”李治沉吟起来。



李绚赶紧拱手,说道:“陛下,不可,宋璟有用之才,在朝中比在地方更能发挥其能力,还是让他留在朝中为陛下效力。”



李绚拒绝的非常果断,丝毫不给皇帝勾连自己的机会。



“朕记得,你对姚崇的事情也不怎么管。”皇帝看着李绚轻轻点头。



李绚拱手,说道:“陛下,若说文才,贺知章还要在姚崇和宋璟之上,但若是为官治政能力,姚崇和宋璟都要远在贺知章之上,而且贺知章为人轻狂,而姚崇和宋璟也要内敛许多。”



“朕到时候会看他们的试卷的。”李治下意识的点点头,随即笑着说道:“当然,首先他们的试卷能送到朕的眼前。”



一场科举,上千考生参加,最后得以中举的,只有三十余人。



甚至可能还会更少。



试卷真正能送到皇帝眼前的,只有十人而已。



宋璟的试卷想要出现在皇帝眼前。起码他的成绩,要在千名考生,前十之列。



若他真有这份能力,那么皇帝之后调整,也没人能多说什么了。



“臣谢陛下隆恩。”李绚认真拱手,然后说道:“陛下,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李治直接挥手,李绚在他这里,何时说话约束过。



“多谢陛下。”李绚站起身,看向李治说道:“陛下,臣敢问陛下,今年科举,是否有了突厥人成为状元的意见。”



李治正色起来,坐直身体,慢慢点头说道:“的确曾有过这种说法,但左相否了……突厥人这些年,在太学,国子监,学习授课并不在少数,但有进士之才者,亦是少之又少,更勿论是状元了。”



李绚缓缓点头,拱手道:“陛下所言,的确有理,突厥人文事总是不成,如此便只能够依赖武事逞凶天下。”



“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李治抬起头,轻声说道:“状元朕给不了,但探花和榜眼,朕若是刻意的松一松手,将来也没谁不愿意。”



“陛下圣明!”李绚认真的拱手。



朝廷取突厥族人为榜眼探花,如此一来,也能让天下突厥族人,看到一条崭新之路。



尤其是普通突厥族人,对大唐的敌意不那么大,如此,将来有事的时候,也容易平定。



“你有心了。”李治摆摆手,然后从御案上拿起一本奏章,向前微微一递。



一旁的王福来已经拿过奏章,递到李绚手中。



李绚有些惊讶的接过奏章,还没有打开,皇帝就继续说道:“你看看吧,这是密卫送上来的吐蕃和苏毗密报,吐蕃倒是没什么大动静,但是苏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