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都带着诚惶诚恐的不安面容,目光死死锁定在了坐在御塌边沿,仍不舍得在天子启颊侧轻抚着的窦太后。



天子启的身体状况,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至少对于朝野内外的重臣而言,‘陛下身子骨不太硬朗’,已经是好几年前就出现的新闻。



朝公忠臣,尚且已经在好几年前,大致得到‘陛下抱恙’的消息,自更别提汉家的另外一位皇帝:当朝窦太后了。



实际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尚还勉强处于健康状态的天子启提出由刘胜‘太子监国’的时候,窦太后就已经知道天子启的身子骨,恐怕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为了满足天子启最后的意愿、谋划,同时也是为了让天子启轻松几年,好多活一阵时日,窦太后才最终答应了天子启的请求,首肯太子监国。



若不然?



嘿!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太后点头,别说是太子监国了,就连新君即立,都得差着一道合法性手续!



只要太后扔出一句‘我不认这个新皇帝’,那新君无论再怎么众望所归、再怎么是先帝嫡长子、皇太子,又或是拿着先帝的册立遗诏,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汉家的太后,在这种重大的政治决策之上,究竟具备怎样的决定权了。



——自太祖刘邦立汉,一直到汉献帝刘协退位,这东西两汉凡四百余年,每一位欲行废立的权臣、贼子,都从来不敢惹怒汉家的太后。



甚至就连废立天子的诏书,都是这些权臣、贼子或软磨硬泡,或威逼利诱从太后手中得来,才最终具备合法性的。



如历史上,孝惠皇帝刘盈毫无征兆的英年早逝,朝野内外乱作一团,谁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吕太后丢下一句‘皇长子刘恭即位’,孝惠皇帝的庶长子——年仅四岁的前少帝刘恭,就真的成了即皇帝位的新君。



四年之后,年满八岁的刘恭受人蛊惑,得知自己的母亲是被吕太后‘杀母存子’,便怒气冲冲找上了吕太后讨要说法。



刘恭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生母,而把我当作皇后的儿子呢?



我现今还小,等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复仇!



(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



于是,堂堂天子之身的少帝刘恭,又因为吕太后一句轻飘飘的‘皇帝疯掉啦~’,便被幽禁致死于深宫之中。



刘恭‘因病暴毙’,朝野内外再次懵圈,又是吕太后站出来脑门一拍:常山王刘义这孩子不错,就让他做皇帝吧;



为了方便天下人,得给这孩子改个名讳,就叫刘弘吧。



这,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



如果吕太后因为其‘开国皇后’的身份,具有过高的特殊性和不可参考性,那我们可以接着往下看。



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享年仅二十岁,膝下无子,皇帝绝嗣。



就在这时,权臣霍光站了出来,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说服上官太后,将刚即王位的昌邑王刘贺召入长安典丧。



同年六月,昌邑王刘贺奉上官太后懿旨,旁支入继嫡宗,登汉帝位。



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血狸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狸奴并收藏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